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相脚头的意思、相脚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相脚头的解释

宋 时江湖上隐语。谓行窃前先行窥探。《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喝道:‘ 李吉 ,张我庄内做甚么?莫不来相脚头?’”《水浒传》第二回:“叵耐 史进 那厮,前日我去他庄上寻 矮邱乙郎 ,他道我来相脚头躧盘,你原来倒和贼人来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相脚头”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与“踩点”“探路”相关,特指盗贼在行窃前暗中观察目标处所的地形、路径等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与组合释义

  1. “相”(xiàng):

    本义为“观察”“察看”,如《说文解字》:“相,省视也。”此处引申为暗中窥探之意。

  2. “脚头”:

    “脚”指足迹、行踪,“头”为方位词后缀,合指“落脚之处”或“行动路线”。在古白话中常代指盗贼作案时的进出路径。

  3. 整体含义:

    “相脚头”指盗贼作案前对目标地点进行踩点、探路的行为,旨在熟悉环境、规划逃跑路线,属江湖隐语。

    例证:

    《水浒传》第二回:“他(时迁)见李家庄墙高院深,便欲相脚头,夜间好下手。”


二、文献溯源与权威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该词条:

    “相脚头:盗贼作案前窥探路径。”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286页。

  2. 《宋元语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进一步阐释:

    “相脚头”为宋元市井行话,专指盗匪踩点行为,后泛化指暗中侦察。

    来源:龙潜庵编著,1985年版,第432页。

  3. 古籍用例:

    • 《朱子语类》卷十三:“如贼入室,先相脚头,如何退步。”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懒龙探知,却到人家内室,相脚头路径。”

三、语义演变与文化背景


四、学术参考文献

  1. 辞书类:

    •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 龙潜庵. 《宋元语言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
  2. 专著研究:

    • 曲彦斌. 《中国民间隐语行话》. 商务印书馆, 2016.(解析江湖隐语源流)
    • 王力. 《汉语史稿》. 中华书局, 2004.(论及词汇历史演变)

五、结语

“相脚头”作为历史词汇,生动反映了古代社会治安与市井文化,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暗中侦察路径”。现代使用虽式微,但通过文献钩沉仍可追溯其完整的语义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

“相脚头”是宋元时期江湖隐语,指盗贼在行窃前进行的踩点或窥探行为,目的是摸清目标环境以便作案。该词在《水浒传》第二回中首次出现,史进质问李吉“莫不来相脚头”,即怀疑对方在暗中侦查庄内情况。

详细解析:

  1. 词义与背景
    该词由“相”(观察)、“脚头”(行踪)组合而成,字面意为“观察行踪路径”,实际指盗贼作案前的侦查活动。作为江湖黑话,它反映了古代社会治安与犯罪防范的侧面。

  2. 文献例证
    《水浒传》第二回两次使用该词:

    • 史进怀疑李吉以寻人为借口,实为“相脚头躧盘”(躧盘:踩点);
    • 另一处直接质问对方是否来“相脚头”,表明当时这一行为已广为人知。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盗贼团伙的作案流程,强调隐蔽性和预谋性。现代语境中,该词已不常用,但可作为研究古代社会或文学作品中犯罪术语的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安福国会按寻巴峡不腆忡惕淙泉大古来当待大散关调历逗哈哈读卷顿息房帷房牖飞淙妇寺复阳过逝呵辟花封哗哄画疆墨守火落呼嚷家人父子脊索咎证军赋麇居頍缨阆宫烂酱利落邻人笛柳隄帽花美气民愤名阀破沮谴勒清泚倾摇懈弛弃壤求知若渴拳猛染溺省放双头花四书五经随大溜腾超腾懽特异贴补未足闲奏小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