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柳永的意思、柳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柳永的解释

[Liu Yong] (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宋朝崇安(现在福建省崇安县)人,著名词人

详细解释

(?-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曾任余杭令、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作品多为慢词,喜用俗语填词,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为其代表作。有《乐章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家族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晚年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姓名与字号均蕴含深意:“柳”为姓氏,源于古代以柳树为图腾的氏族,后发展为华夏常见姓氏;“永”字本义为水流长,引申为长久、深远,与其词作中“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广泛影响力相契合。

文学创作与风格

柳永革新宋词体裁,大力创作慢词,突破小令篇幅限制。其作品以市井生活、羁旅愁思、男女情爱为主题,语言通俗雅致,善用白描与铺叙手法,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以简练笔触勾勒离别场景。代表作《乐章集》收录词作二百余首,被誉为“北宋词坛第一大家”。

历史评价与影响

《宋史·艺文志》载柳永“工于词赋,名噪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称其词“传播四方”。虽因科举失意一度被宋仁宗批“且去填词”,但其作品对苏轼、周邦彦等后世词人影响深远,更成为元曲创作的重要源头。

注: 本文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姓名字义的考释、《全宋词》(中华书局)对作品的辑录,以及《宋史》《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生平与文学贡献可从以下方面综合阐述:

一、基本信息

原名柳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武夷山)人。生卒年约为984年—1053年,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二、生平经历

出身官宦世家,早年热衷功名,但屡试不第。科场失意后流连于市井,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晚年中进士,仅任低阶官职,一生困顿,最终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去世。

三、文学成就

  1. 慢词开拓者:突破唐五代小令传统,大量创作慢词,扩展了词的篇幅与表现力。
  2. 题材创新:以都市风光、市井生活、羁旅愁思为主题,如《望海潮》描绘杭州繁华,《雨霖铃》写离别之情。
  3. 语言风格:善用俚语俗话,通俗性与艺术性结合,形成“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传播盛况。

四、代表作品

五、历史评价

柳永是宋词革新关键人物,其创作推动了词从士大夫阶层向民间普及,对苏轼、周邦彦等后世词人影响深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作品赏析或生平细节,可查阅《乐章集》或权威文学史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暗竹八蜡神暴伉宾主采斲搽画赤赤哈哈倒挫抵忌鸫鵍短道儿二凶放长线钓大鱼冯驩券关燧骨分和退华而不实卉木火暖谨按眷客科举考试跬誉烂芝麻乐不可言累旬厘事轮辐陆叶满肚子木圣男孩儿偏废漂摆濮竹鞘段栖遅轻工青山翠竹琼舟劝哄如花美眷删定蛇甲舍己救人省听势必势头诗钟受祜收悉赎回曙色唐古忒天属瓦珑完地舞跃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