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意识的意思、无意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意识的解释

[unconscious] 出于不知不觉的,没有留意到的

无意识的偏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意识"的汉语词典释义及学术解析

"无意识"是现代汉语中兼具日常使用与专业学术含义的复合型词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6),该词包含以下核心释义:

  1. 基本词性解析

    作形容词时,指"未察觉自身行为的状态",如"他无意识地模仿了父亲的语气";作名词时,特指"未被主体感知的心理活动",常见于心理学领域。

  2. 心理学专业定义

    在精神分析学理论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将其定义为"心理结构中未被察觉的本能冲动与压抑记忆的集合体",这种潜在心理过程会影响人的行为与情绪(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 哲学与认知扩展

    荣格(Carl Jung)在《分析心理学》中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指人类祖先经验通过遗传形成的普遍性心理结构,包含原型意象等非个体性内容(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译本)。

  4. 日常语用实例

    语言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该词常与"有意识"构成反义关系,例如"这个动作是长期训练形成的无意识反应"(商务印书馆,1999年增订版)。

学术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无意识”是一个心理学核心概念,指个体未察觉但影响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在过程。以下从定义、理论、特征等角度综合解释:

1.基本定义

无意识指个体在无主观意图或觉察的情况下表现出的行为、情感或思维模式。例如习惯性动作(如说话时的小动作)或未经思考的偏见。其反义词为“有意识”,英文对应“unconscious”。

2.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冰山理论”,认为人的意识仅占心理活动的5%-10%,而90%以上的无意识如同水下冰山,包含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和记忆。这些内容因社会规范无法被意识接纳,却通过梦境、口误等间接表现。

3.主要特征

4.实际影响

无意识主导日常大部分决策,例如直觉选择或情感偏好。若长期压抑负面情绪,可能引发心理问题;而积极利用(如通过心理暗示)可改善行为模式。

5.相关概念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冰山理论或心理动力学应用,可参考中的案例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标杆插班巉耸春运代谷电雷定当弟徒东家处子都纲贰纪讽谕父母国该典扞城弓杆轿子杭嘉湖含垢忍辱侯甸候视黄贝黄素书回敬活罗将命矫摩解绑京白居家君臣佐使伉俍课实空慧愧惜留存露底满心欢喜旄端美官脑瓜皮钱破竹之势冗剧茹鱼三丹田失马翁失宜竖拂祀姑司机饲秣私钱条宪投河觅井为尔亹焕微节无牛捉了马耕田孝孙稀里光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