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寤言的意思、寤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寤言的解釋

(1).醒後說話。《詩·衛風·考槃》:“獨寐寤言,永矢弗諼。”《文選·張華<雜詩>》:“伏枕終遙昔,寤言莫予應。” 李周翰 注:“寤言,謂卧而語無人應我也。” 明 李攀龍 《錄别》詩:“寤言懷往路,攬衣從此興。”

(2).晤言,相會而對語。 漢 劉向 《列女傳·魯黔婁妻》:“君子謂 黔婁 妻為樂貧行道。詩曰:‘彼美淑姬,可與寤言。’”今本《詩經》作“晤言”。 南朝 齊 王融 《同沉右率諸公賦鼓吹曲二首·巫山高》:“彼美如可期,寤言紛在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寤言”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醒後說話
    指人從睡眠中醒來後開口說話。例如《詩經·邶風·終風》中的“寤言不寐,願言則懷”,此處“寤言”描繪了主人公因思緒紛擾而難以入眠、醒後獨自言語的狀态。

  2. 相會而對語(通“晤言”)
    此義項為引申用法,“寤”通“晤”,意為面對面交談。例如古人書信或詩文中用“寤言”表達友人相聚暢談的情景。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先秦文獻,如《詩經》中多次出現(如例句“曀曀其陰,虺虺其雷,寤言不寐,願言則懷”),多用于描寫内心情感或人際互動,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寤言的意思

寤言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意思是醒悟并表達出來。它包含了“寤”和“言”這兩個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寤言的部首分别是宀和言。宀是宮字旁,表示與建築、居住相關的意思;言是表示語言、說話的意思。寤言一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寤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後來也在其他古代文獻中出現過。它的意思是醒悟并表達出來,可理解為覺悟之後有話要說。

繁體

寤言的繁體寫法為「悟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寤言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宀和言這兩個部首組成的。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可參考古代文獻和古代碑刻等。

例句

1. 他終于寤言了,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曆程。

2. 寤言既醒悟了自己,也喚醒了周圍的人們。

組詞

寤言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

- 寤言自省:醒悟後反省自己。

- 寤言達理:醒悟後表達出明理的話語。

近義詞

醒悟、覺悟、悟性、悟出、醍醐。

反義詞

迷惑、困惑、昏迷、糊塗、糊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