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献的意思、五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献的解释

飨礼时献酒五次。古代飨礼,上公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礼记·礼器》:“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 郑玄 注:“五献,子男之饗礼也。”《左传·昭公元年》:“及享,具五献之籩豆於幕下。” 杜预 注:“朝聘之制,大国之卿五献。” 唐 王维 《汧阳郡太守夫人成氏墓志铭》:“製三繅兮玄纁,具五献兮籩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五献”是古代飨礼中的一种献酒仪式,其含义与爵位等级密切相关。根据搜索结果中的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五献指飨礼时献酒五次,属于周代礼制中的礼仪规范。不同爵位的诸侯在飨礼中献酒次数不同:

    • 上公(最高爵位)九献
    • 侯伯(中等爵位)七献
    • 子男(较低爵位)五献
  2. 文献出处
    这一制度在《礼记·礼器》《左传·昭公元年》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例如《礼记》提到“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郑玄注释称“五献,子男之饗礼也”。

  3. 应用场景
    五献主要用于子男爵位的诸侯或大国之卿的朝聘礼仪中,如《左传》记载的享礼场景中“具五献之籩豆於幕下”。

  4. 补充说明
    唐代王维的《汧阳郡太守夫人成氏墓志铭》中也提到“具五献兮籩豆”,说明这一礼制在后世仍有文化影响。

如需更详细的礼制流程或具体文献分析,建议查阅《礼记》《左传》等原始典籍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五献》的意思

《五献》是一个词语,它指的是古代中国皇帝每年祭祀天地神明时,所献的五种物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五献》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爫”和“犭”,总笔画数为17画。

来源和繁体

《五献》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宗教祭祀仪式。在这些仪式中,国君要亲自祭祀天地神明,并献上五种特定的物品。繁体字的写法为「五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五献》一词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差异,但基本上仍是以「五獻」的形式出现。

例句

1. 每年农历六月,皇帝都会亲自主持《五献》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

2. 《五献》是古代王朝重要的宗教仪式,代表着国家和人民对神灵的虔诚与敬意。

组词

1. 五谷献:指献上五种主要粮食作物,代表着丰收和富饶。

2. 五禽献:指献上五种禽类,用于祭祀神明。

3. 五牲献:指献上五种牲畜,代表着丰收和取得上天的祝福。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五物祭献、五供奉

反义词:不献、不祭祀

别人正在浏览...

挨板子崩倒别干比手画脚场籍车栈传檄而定戳祸打破得色电烫雕除渡假繁枝细节废典风占浮轻梗寇光出溜馆僚害理红灯黄眚华宗回筹转策会喜俭贫捷猎戒门急敛暴征斤两绝妙好辞轲机蜡宫灵润漏税鹿胶骆马蛮髦漫天遍野面佷明达内乱拟象弄巧平剑笙暖酸刻损己利物天发神谶碑捅漏子瓦砚瓮尽杯干文声闻望务农鲜文宵迷晓霞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