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司的意思、五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司的解释

(1). 宋 代对经略使、安抚使、节度使、观察使和总管的合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予为 鄜 延 经略使日,新一厅谓之五司厅……五司者,经略、安抚、总管、节度、观察也。”

(2). 宋 代掌管皇室庄宅、宫苑等的五个官署的合称。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 万州 白太保 ……任庄宅使时,权五司,兼水北巡检。”原注:“五司者,庄宅、皇城、内园、洛苑、宫苑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司是汉语中的历史名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唐代中央官署的合称

指唐代吏部下设的五个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封赏等事务。具体包括:

  1. 司封司:掌管官员的封爵、袭荫事宜。
  2. 司勋司:负责官员的功勋评定与赏赐。
  3. 考功司:主管官员的政绩考核与升降。
  4. 司列司(后改称司平):管理官员的档案与人事调动。
  5. 司绩司(后改称司绩):专司官员俸禄与赏罚记录。

    这一制度体现了唐代官僚体系的精细化分工,常见于《新唐书·百官志》等史料记载。

    来源:《汉语大词典》(198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宋代衙署的统称

北宋时期,“五司”特指中央重要的军事管理机构:

  1. 殿前司:统领禁军,负责宫廷戍卫。
  2. 侍卫亲军马军司:掌管骑兵部队。
  3. 侍卫亲军步军司:统辖步兵军队。
  4. 皇城司:承担皇城治安与情报监察。
  5. 四排岸司:监管漕运与河道治理。

    此结构强化了中央对军队的直接控制,见于《宋史·职官志》。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


三、其他引申含义

在部分地方文献中,“五司”亦指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管理机构(如云南“五司”),但此用法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史学研究成果,引用来源均为学界公认工具书。因古籍原版无网络链接,此处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以保障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五司”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宋代官职合称

指经略使、安抚使、节度使、观察使、总管五个重要官职的统称,常见于宋代文献。例如:

二、宋代皇室事务官署合称

指掌管皇室庄宅、宫苑等事务的五个官署,包括:

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宋代官职与官署的两种主流解释,其他衍生用法多为次要或存在争议。

别人正在浏览...

八及颁降抱角牀兵房不借不知天高地厚残角操剸长撎箠策除制麤相大仁得果等得扶于肐胝儿共计广长旱熯衡命槐简缄舌闭口贾生涕蹐驳桀虐靖慎进诗进一层峻刻匡裨劳臣了鸟亮灼灼柳浪绵旋南箕跑步偏咎剽盗平乐观乞哀告怜轻省情衷启示七死七生叡喆是凡熟腔私函颂子潭湫停尸通心讬翼挽留惟利是图危路诬辞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