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 士大夫互相标榜,称有贤德、有影响的八人为“八及”。及,谓能引导他人追随众所宗仰之贤人。说有二:(1)指 张俭 、 岑晊 、 刘表 、 陈翔 、 孔昱 、 苑康 、 檀敷 、 翟超 八人。 晋 陶潜 《圣贤群辅录》及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有 范滂 ,无 翟超 。(2)指 朱楷 、 田槃 、 疎耽 、 薛敦 、 宋布 、 唐龙 、 嬴咨 、 宣褒 八人。并见《后汉书·党锢传序》。
“八及”是东汉时期士大夫群体中用以标榜贤德、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八位代表人物,其核心含义是“及”(即能够引导他人追随贤者)。以下是详细解释:
“八及”指东汉士大夫通过互相推崇选出的八位道德楷模,他们以德行感召他人,成为士林领袖。“及”意为“引导他人追随所敬仰的贤者”。
这一称号源于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时期。士大夫阶层为对抗宦官专权,通过结党标榜贤能,形成“三君”“八俊”“八顾”“八及”等称号体系,其中“八及”属于第三层级。
“及”强调这些人物在道德感召力上的作用,即通过自身德行吸引并引导他人效仿,形成士人群体中的凝聚力。
“八及”作为东汉清议运动的产物,反映了士人阶层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但也因结党遭朝廷打压,成为党锢之祸的导火索之一。
注:不同文献对具体人选的记载略有差异,建议参考《后汉书》等权威史书获取完整信息。
八及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八"和"及"两个字组成。
八的部首是八字底,笔画数为二;及的部首是口字底,笔画数为三。
八及是一个近音词,指的是八九之间或接近某种数目的意思。
八及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为「八及」。
在古代,八及的字形并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
1. 明天考试,我只会八及十个问题。
2. 我离成功只差八及十步了。
八九、八九不离十、八九不离百。
八九、接近、差不多、接近。
相差甚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