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瓮听的意思、瓮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瓮听的解释

穿井用薄皮蒙瓮口置于井中,可听地下远处音响,以防敌人挖掘地道,谓之“瓮听”。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器式·瓮听图说》:“瓮听,用七石瓮覆於地道内,择耳聪人坐听於瓮下,以防城中凿地道近我。”参见“ 地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瓮听"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利用倒扣的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来侦听远处微弱声音的方法,主要用于军事侦察或监测地下动静。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与原理: "瓮听"的字面意思是"用瓮来听"。其原理是利用瓮的空腔结构产生共鸣效应,放大来自地面或地下的微弱振动声波(如敌军挖掘地道的声音、远处人马行进声),使其更容易被人耳察觉。使用时,通常将瓮倒扣在地面或坑道壁上,人俯身贴耳于瓮底倾听。

  2. 历史应用(军事侦察): 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侦察手段之一,尤其在守城战中用于防备敌军挖掘地道偷袭(即"穴攻")。守城方在城墙内侧或关键位置挖掘深坑,埋设大瓮,派专人监听。一旦听到挖掘声,便可判断敌军地道方位,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如灌水、烟熏或对挖)。

  3. 原理的科学性: 其科学依据在于声学中的"共振"原理。地面传来的振动声波作用于瓮壁,引起瓮内空气柱的共振,从而放大了特定频率的声音,使原本难以察觉的微弱声响变得清晰可闻。这种方法体现了古人对声音传播特性的朴素认识和巧妙应用。

  4. 别称与文化意义: "瓮听"也被称为"地听"或"覆瓮听声"。它不仅是实用的军事技术,也常出现在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成为体现古人智慧和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一个独特符号。后世有时也借"瓮听"比喻探听消息或秘密。

  5. 现代视角: 从现代科技角度看,"瓮听"可视为一种原始的被动声呐或振动传感器。虽然其效能无法与现代电子设备相比,但在冷兵器时代,它是一种成本低廉、简单有效的侦察手段,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实践智慧。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瓮听”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主要分为两种解释:

一、古代军事防御技术(主流解释)

指将口部蒙有薄皮的瓮倒扣于井中或地道内,用于监听地下远处的动静,防止敌人挖掘地道偷袭。这种装置最早见于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

二、成语引申义(次要解释)

少数资料提到其引申为“对他人言论不加判断全盘接受”,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权威文献支持。建议优先参考军事技术相关的解释。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武备志》原文或考古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娇白折子便宜从事材贤尘沙赤棒侈饰虫鱼篆出蒐寸长打扮大蓟倒开封护風喻干韵羹献狗续侯冠光学钱合题惶懹环境化顺祸几蛟螈街道司惊霰救民于水火橘化为枳军市刻石文哙伍两虢临视刘郎前度立锥买纵蟆衣草民赋肭朓内兄弟念恋庖戏勤悴琼肌升注诗丐侍宿时望所归守约施搏水心剑顺媚思鲈莼铁堑題句同斟畏詟无边风月仙史系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