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顽忽的意思、顽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顽忽的解释

玩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顽,通“ 玩 ”。 赵树理 《催粮差》:“迁延不缴,殊属顽忽之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顽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读音与基本含义
    该词读作wán hū,意为“玩忽”,指对事物或职责不严肃、不认真对待的态度。其中“顽”通假为“玩”,表示轻慢、忽视,而“忽”则强调疏忽、不重视。

  2. 字义分解

    • 顽(wán):本义包含“愚蠢”“固执”“顽皮”等,此处通“玩”,引申为轻视、怠慢。
    • 忽(hū):表示忽略、不重视,如“忽视”“疏忽”。
  3. 例句与用法
    赵树理在小说《催粮差》中曾用该词:“迁延不缴,殊属顽忽之至”,指拖延缴纳的行为属于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4.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需注意与“玩忽职守”等常见搭配区分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如“忽忽不乐”“飘飘忽忽”),可参考搜索来源中的扩展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顽忽

顽忽,读音为wán hū,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迟钝、固执的性格或行为。该词语的造字部首为皿,总笔画数为15。

《康熙字典》中记录了“顽”字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形状为“元”字旁加上竖折,表示坚强、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意见。可以看出“顽”字早期表示固执、执拗的意思。

“忽”字的古时候汉字写法是由“心”字并排组成,“心”字下方加上两个斜角形,象征着心思懒散、不专注的状态。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人的性格或行为固执而又不专心。

“顽忽”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庄子·养生主》:“人谓之无欲无忧、和于道者,可谓之乐也。嗜欲忘其欲,知命忘其忧,乐且顽焉。不顽焉者,非道也。”其中的“乐且顽焉”意为快乐而又固执不变。

在繁体字中,顽忽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不产生变化。

以下为使用“顽忽”的例句:
1. 他顽忽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听别人的意见。
2. 这个孩子思维顽忽,很难集中注意力。
3. 他的顽忽性格让他错过了很多机会。
4. 每当有人提出批评,他总是顽忽地回避问题。

一些和“顽忽”相关的组词包括:
顽固:形容人固执、不易改变的性格。
顽抗:指坚决抵抗,不肯屈服。
顽强:形容人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

与“顽忽”意义相反的词语是“灵敏”、“机智”等,表示反应快、善于应对的性格特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