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二生肖的意思、十二生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二生肖的解釋

見“ 十二肖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十二生肖的漢語詞典釋義與文化解析

一、基本定義

十二生肖,又稱“屬相”,是以十二種動物對應地支紀年的一種傳統符號系統。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其指代“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用于标記出生年份,形成循環周期【1】。此體系源于中國古代天幹地支曆法,動物順序固定,每十二年輪轉一次,如子年屬鼠、丑年屬牛,依此類推【2】。

二、曆史淵源

十二生肖的雛形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已記載“寅木也,其禽虎也……亥水也,其禽豕也”,證實生肖與地支的對應關系在漢代基本定型【3】。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的《日書》,則發現更早的生肖記載(缺龍),印證其形成不晚于戰國末期【4】。學界普遍認為,生肖文化融合了華夏族圖騰崇拜、北方遊牧民族紀年法及中亞文化元素,經長期演變而成【5】。

三、文化象征與民俗寓意

每類生肖動物均承載獨特文化内涵:

四、社會應用與當代傳承

生肖廣泛應用于曆法、節氣、民俗節日及藝術創作。例如農曆“牛年春節”“蛇年郵票”等表述,成為文化身份标識。2010年“中國生肖”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凸顯其活态傳承價值【10】。


參考文獻

【1】《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2】《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3】王充《論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再版.

【4】《雲夢睡虎地秦簡》,文物出版社,1981年.

【5】李零《中國方術考》,中華書局,2006年.

【6】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7】《爾雅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8】黃壽祺《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9】烏丙安《中國民俗學》,遼甯大學出版社,1999年.

【10】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www.ihchina.cn.

網絡擴展解釋

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用于紀年、象征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體系。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組成

十二生肖包含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按固定順序循環,每12年為一周期。每個生肖對應一個地支,如子鼠、丑牛、寅虎等。除龍為神話動物外,其餘均為古代農業社會常見生物。

二、曆史起源

  1. 早期記載:先秦時期已有較完整的生肖系統,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為實物證據。
  2. 文獻記錄:東漢王充《論衡》首次完整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
  3. 文化融合:逐漸與陰陽五行、民間信仰結合,形成婚姻配對、本命年等習俗。

三、文化意義與功能

  1. 紀年體系:作為農曆年份的象征符號,與幹支紀年法配合使用。
  2. 性格象征:每個生肖代表不同品質,如牛象征勤勞,龍象征尊貴。
  3. 民俗應用:影響婚配觀念、廟會祈福、吉祥物設計等生活場景。

四、典型生肖象征含義(部分示例)

生肖 核心象征 文化寓意
智慧、繁衍 生生不息,家業興旺
權力、祥瑞 懲惡鎮邪,國泰民安
自由、勇往直前 生命不息,熱情奔放
機智、靈活 驅邪納福,活力創新

如需了解完整生肖象征意義或具體民俗典故,可參考、等來源。十二生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至今仍在藝術、文學、民俗等領域持續煥發活力。

别人正在浏覽...

骜岸悲恚便安鞭約飙烨趁虛憃拙刺探代職搭實登壽曡秀東門之達蹲鸱娥皇蜚鸓浮厲故而含情颔頭黃森森夾層玻璃斠若畫一加氣季次解館解署傑子積靡矜清酒甔巨眼考省袴腰枯魚銜索量沙烈貨陵夷路道倫貫秘倦摩沙牧羊兒嗫嚅翁泥灰硼酸前頭憩流求漿得酒讓能身單力薄神工鬼斧申舒拭拂事人松鼯撻尾頹暮兔苑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