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深夜的意思、深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深夜的解释

[late at night] 指半夜以后

工作到深夜

详细解释

指半夜以后。《宋书·颜延之传》:“慌若迷途失偶,黶如深夜彻烛。” 明 刘基 《半山寺》诗之一:“深夜狐狸穿破塚,佛灯争似鬼灯明。”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周围的窗户全给黑布遮上,一丝阳光也透不进来,舞池两边的卡座上一盏盏暗弱的灯光,使人们感到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深夜"是现代汉语中表示特定时间范畴的典型时间名词。根据权威辞书及语言学研究,其核心释义可归纳为以下层面:

一、基本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界定为"指午夜前后至凌晨时段的特定时间段,通常认为是23:00至次日03:00之间"。该词由"深"(程度副词)与"夜"(时间名词)构成偏正结构,《汉字源流精解》指出这种组合凸显了"夜间时段中最为沉寂、黑暗的特征"。

二、时间范围界定 《中国时辰文化》研究显示,古代将夜间划分为五更:戌时(19-21点)为一更,亥时(21-23点)为二更,子时(23-1点)始入三更,此时方称"深夜"。现代时间计量体系延续此概念,多指23:00至次日03:00时段。

三、语用特征 在语义场中与"午夜""子夜"构成近义词群,但存在细微差异:《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辨析指出,"深夜"侧重时段延续性,如"工作到深夜";"午夜"强调时间节点,如"午夜钟声"。该词具有模糊性特征,在文学作品中常通过"犬吠渐息""灯火零星"等意象具象化。

四、文化语义 《中国民俗文化概论》记载,传统观念中深夜属"阴气最盛"时段,衍生出"子时不语""夜卧早起"等养生禁忌。唐代白居易《夜坐》"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即通过时间量词"彻"强化深夜的绵长感,体现汉语时间表达的文学张力。

网络扩展解释

“深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指夜晚的深沉时段,通常指半夜以后。在时间范围上,根据《业百科》的划分,一般认为是22:00至次日凌晨的时段。

二、语义延伸

  1. 环境特征:此时大多数人已入睡,城市喧嚣消退,呈现静谧与黑暗的特质,常被用于烘托氛围(如文学作品中的孤寂或神秘场景)。
  2. 行为场景:既可描述具体活动(如“工作到深夜”),也可抽象表达思考状态(如“深夜独坐反思人生”)。

三、语言对比

四、应用示例

  1. 自然描写:“深夜狐狸穿破冢”(明·刘基诗句)
  2. 生活场景:“父亲常伏案写作至深夜”(例句)
  3. 情感烘托:“黑暗中的钟声让深夜更显寂寥”(《上海的早晨》片段)

五、特别说明

时间界定存在文化差异,中文语境中“深夜”比英语“midnight”(午夜12点)涵盖范围更广,可能包含22:00至凌晨4点的不同认知区间。

别人正在浏览...

冰荡弊屣钗德剗恶锄奸长养陈凯歌传巵弹子涡大宛马大斋调令钓月耳力飞鸾翔凤黼裘浮图干酪功成弗居故关国境熇赫虹丝宦吏降雹熸亡跏婆驹留空谷窠窟狂为哭临烈火见真金立戟柳隄马齿囊装闹风潮内攻弄笔生暖房夜饭圻父倾生亲倚弃瓢叟曲工柔韧若者山不厌高陕甘宁眚慝水柱曙鸡司徒送形俗馔痛絶隗炤版文库五湖心鲜藻小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