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微妙。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自好者非之,无识者怪之,不知其变化神微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岂独 师旷 多识博物,自有以知胜败之形,欲固众心而託以神微,若 伯常騫 之许 景公 寿哉!”
“神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释,具体如下:
形容细微而奇妙的事物
“神微”由“神”(神奇、非凡)和“微”(微小、细致)组成,强调事物虽微小却蕴含非凡的玄妙性。例如,可描述自然现象中难以察觉的微妙变化,或艺术创作中的精巧细节。
作为成语的用法
在成语中,“神微”侧重于表达“极其微小且细致的变化或事物”,常用于强调观察或描述的精细程度。
古代文学中的“神奇微妙”
三国时期文人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提到“变化神微”,指事物变化难以捉摸的深奥性;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用“神微”形容声音蕴含的微妙情感,暗示其超越表象的复杂性。
哲学与艺术语境
该词可用于讨论抽象概念,如道家思想中的“道之精微”,或艺术评论中形容技法的高妙不可言传。
不同文献对“神微”的解读略有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若需深入考证,可参考阮籍、嵇康的原文(来源:、6)。
《神微》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指微小而又不可思议的事物,通常描述某种神秘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存在或现象。
《神微》的部首是示,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示和使。其中示是左边的部首,同时也是这个字的左部。使是右边的部首,同时也是这个字的右部。
《神微》一共有12个笔画,符合一般汉字的书写规则。
《神微》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文献中的表述演变而来。在汉字的繁体中,神字的写法基本相同,微字的写法稍有差异。
在古代,神微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古时候的写法遗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因此无法确定详细写法。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古代的使用中,神微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一些超自然的、神秘的现象的。
1. 他通过神微的观察,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脆弱和无限的可能性。
2. 这则神微的传说在村庄里一直流传着,每个人都充满着敬畏和好奇。
组词:神秘、微小、奇异、神奇
近义词:玄妙、莫测、玄奥、神秘
反义词:显著、明显、浩大、异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