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笙钟的意思、笙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笙钟的解释

谓陈于东方之钟乐。《仪礼·大射》:“设乏西十北十,凡乏用革,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鐘。” 郑玄 注:“笙,犹生也。” 胡培翚 正义引 褚寅亮 曰:“东为阳中,万物以生,故东方曰笙鐘、笙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笙钟是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中的一种重要乐器组合,指编钟与笙箫类乐器合奏的雅乐形式,特指悬挂于乐架(簨虡)上的成套编钟。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字义解析

  1. “笙”

    原指竹制管乐器,由多根竹管排列而成。《汉语大词典》释为“管乐器名,通常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发声”。在“笙钟”中引申为与编钟配合演奏的吹管乐器总称,如笙、箫、管等。

  2. “钟”

    古代金属打击乐器,《说文解字》注:“钟,乐钟也。”特指成组悬挂的编钟。《周礼·春官》载:“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


二、文化内涵

  1. 礼乐制度的象征

    笙钟是周代雅乐的核心配置。《礼记·乐记》载“钟声铿,铿以立号”,其音庄重肃穆,常用于祭祀、宴飨等仪式,体现“礼乐相济”的儒家思想。

  2. 形制与演奏

    编钟按音阶悬挂于木架(虡),与笙、磬等合奏。《仪礼·大射仪》记载:“笙钟在阼阶东,笙磬在西阶西。”说明其陈设位置有严格礼制规范。


三、权威文献佐证


四、现代学术界定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指出:西周中期后,编钟以“八音克谐”为准则,与笙、磬构成“金声玉振”的雅乐体系,是华夏礼乐文明的物质载体。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
  3. 《礼记·乐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仪礼正义》(清华大学出版社)
  5.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大象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笙钟”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解析:

  1. 乐器组合的象征意义
    笙钟由“笙”(管乐器)和“钟”(打击乐器)两种古代乐器组成,象征声音的和谐悦耳。笙音悠扬,钟声洪亮,二者结合常被用来比喻乐曲的美妙协调。

  2. 古代礼制中的方位陈设
    根据《仪礼·大射》记载,“笙钟”特指陈设于东方的钟乐。古代礼仪中,东方被视为“阳中”之位,象征万物生长,因此笙钟与笙磬等乐器被置于东侧,体现礼乐文化的方位象征。例如郑玄注《仪礼》时提到“笙,犹生也”,进一步强化了东方与生机、礼乐相联的内涵。

该词既可指具体乐器的组合,也可指向古代礼乐制度中的方位规范,需结合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头乌编队苾勃博望烧屯不尴不尬乘热打铁赐册瑽琤大滑调开钓贤杕栗涤汰丢包地埶返观内视富贵浮云高猷鼓佬侯圻花绿头轘磔键闭匠作见微知着笺训夹绕戒书寂絶疾趋机群酒祸酒席骏蹄科名草练带躐升罗帕某事拍鞑槃布庞眉鹤发青出于蓝全麻儴徉髯戟镕调丧道上市公司赏直善谈石承缩略素室铁契枉长白大晚晖祥灵项橐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