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甥舅的意思、甥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甥舅的解释

(1).外甥和舅舅,亦指女婿和岳父。泛指外戚。《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朱熹 集传:“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唐 杜甫 《对雨》诗:“ 西戎 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 中宗 景龙 二年,以 金城公主 妻 赞普 ,故望其篤甥舅之礼。”《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道:‘今日即不敢以记室相待,少不得行子壻之礼。’解元道:‘若要甥舅相行,恐又费丈人粧奩耳。’”

(2).指异姓诸侯。《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 杨伯峻 注:“兄弟指同姓诸侯,甥舅指异姓诸侯,以异姓诸侯间多有婚姻关係,故称甥舅。”

(3).谓有通婚关系。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越 ,亦与诸 华 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等差,勿使自外。”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甥舅”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亲属关系

指外甥与舅舅,或女婿与岳父的亲属关系,也泛指外戚。
这一含义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朱熹在注释中进一步说明,“甥舅”可指母族、姑族、姊妹族及妻族等外戚关系。

2.政治关系

指异姓诸侯。
古代诸侯间常通过联姻建立政治联盟,异姓诸侯因婚姻关系被称为“甥舅”。例如《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兄弟甥舅,侵败王略。”此处“甥舅”即指与周王室有姻亲的异姓诸侯。

3.通婚关系

泛指存在婚姻联系的两个家族或群体。
近代学者章炳麟在《訄书》中提到,某些少数民族与汉族因通婚形成“甥舅”关系,主张应平等对待。


示例用法:

该词既描述血缘与姻亲关系,也延伸至政治联姻和异姓联盟,需结合语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上述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甥舅

甥舅是汉语词汇,表示舅父的儿子或甥子。拆分部首为田(tián)和叔(shū),共有6个笔画。田部表示田地,叔部表示伯叔。这个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伯叔的儿子。

甥舅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时候,人们使用这个词来称呼伯叔的儿子,也就是舅父的儿子。在今天,这个词已经普遍用来称呼舅父的儿子或甥子。

在繁体汉字中,甥舅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无论是繁体或简体汉字,都使用同样的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对于同一个词有不同的写法。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甥的古代写法为“侹”,而舅的古代写法为“舊”。然而,现代汉字的标准化,使得甥舅的写法保持一致,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以下是甥舅的例句:

  1. 我有一个亲爱的甥舅,他总是鼓励我。
  2. 我在阳光下看到我的甥舅迎接我。

组词中,甥舅可以组成词语“甥侄”,表示甥子与叔父或舅父之间的关系。

近义词:甥子、侄子。

反义词:舅父、叔父。

别人正在浏览...

办公桌背面扁扁伏伏不廷猖勃吃光吃衣饭戳儿寸志大题小做诋叱杜浣花掇送二龙戏珠坊中语肥田逢处分片包乾隔音符号何妨河上丈人解了节事经官进履今上紧贴吉凶絶识撅子居俭克敬劳醉利齿儿领意离闲龙山落帽风篓籔没下稍蔫绵鸟歌普请求知若渴取代反应人籁软轝三槐之听慎初神魂飞越甩开膀子送首涕泪交零铜户土馒头屯种吐诉虾蛤纤歌鞋弓襪浅谢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