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绝。《管子·幼官》:“刑则绍昧断絶。” 章炳麟 《管子馀义》:“绍昧与断絶同义,古人言不避复也。”
“绍昧”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释义
该词意为“断绝”,属于同义复词结构,即“绍”与“昧”均含“断”义,古人通过重复强调词义。例如《管子·幼官》中“刑则绍昧断絶”即用此意。
出处与考证
主要见于《管子·幼官》及章炳麟的《管子馀义》。章炳麟指出:“绍昧与断絶同义,古人言不避复也。”说明此类构词法在古汉语中常见。
构成分析
现代应用
该词罕见于现代汉语,多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中。例如:“家族传承若绍昧,则文化根基危矣。”(仿古用法示例)
相关扩展
类似结构的古汉语词汇还有“断灭”“绝灭”等,均通过同义字叠加强化语义。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管子》原文及章炳麟的考据著作。
绍昧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透露出隐秘、暗示等含义。
此字的部首拆分为"纟"和"日",纟代表丝绸,日代表太阳。
绍昧的笔画数为11画。
绍昧二字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之一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中有"春秋"一篇,文中有"绍之纬翼,昭事上帝"的句子,意即说明和显露吉祥的事情呈现在上帝面前。
在繁体字中,绍昧的写法为"紹昧"。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绍是用"彡"偏旁加上"舌"部,昧是用"日"加上"迷"部。
以下是一些关于绍昧的例句:
1. 他的眼神绍昧地透露出了他对这个计划的不满。
2. 这幅画的色彩绍昧,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组词:绍述、招绍、绍世、绍翰等。
近义词:启示、显露、揭示、展示。
反义词:隐瞒、掩盖、隐藏。
傲尔宝剑记表左並頭叢残碑层饱廛舍陈咸之憾穿结垂纶出以公心皴疱大腹贾电笑东荣凤管鸾笙割哀工区汗浸浸疆外桀驽稽谋谨正絶人亢辞抗隐口福逦连留淫麻蝇门教南贩北贾傩舞欧共体疲骖平康里僻脱泼命铅白鞘子筇竹穣人日车僧众申白蚀啮双鲤熟睨繐帷蹜蹜泰帝提词停放投老媮幸踠伏衔悲茹恨县公削白谢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