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骜亢的意思、骜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骜亢的解释

高傲不驯和。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其人皆 女直 功臣子,驁亢奢纵不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骜亢(拼音:ào kàng)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骜”与“亢”二字组合而成,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情或态度。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


一、单字释义

  1. 骜(ào)

    • 本义:指骏马,引申为桀骜不驯、傲慢。《说文解字》释:“骜,骏马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倨傲字。”
    • 引申义:形容人高傲不屈、轻视他人。如《史记·鲁仲连传》载:“性骜亢,不好世俗。”
  2. 亢(kàng)

    • 本义:指人的脖颈,引申为刚直、高傲。《说文解字》:“亢,人颈也。”徐锴注:“亢,刚强也。”
    • 引申义:形容人刚强不屈、态度强硬。如《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二、复合词“骜亢”释义

综合义:形容人性情高傲刚直,不屈服于权势或世俗,常含贬义,指过度自负或不合群的姿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汇举例
近义词 桀骜、倨傲、刚愎、孤高
反义词 谦和、温顺、恭谨、柔婉

四、文献书证

  1.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其言骜亢,未尝屈挠。”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2. 《清史稿·汤斌传》:

    “斌性骜亢,遇事敢言,虽权贵无所避。”

    (来源:中华书局《清史稿》)


五、语义演变

“骜亢”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已罕用,但其单字“骜”(如“桀骜不驯”)、“亢”(如“不卑不亢”)仍活跃于书面语。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描述士人清高自守、不屈从权贵的品格,亦含批评其过度孤傲之意。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骜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骜亢”读作ào kàng(部分网页标注为“áo kàng”,但多数权威来源支持前者),形容人高傲不驯、傲慢自大的状态。该词由“骜”和“亢”组成:

二、详细解析

  1. 词义特点
    强调性格上的不驯服与过度自负,常用于描述因身份或成就而骄纵的行为。例如,元代刘祁《归潜志》中记载:“其人皆女直功臣子,骜亢奢纵不法”,指金朝功臣后代因特权而傲慢奢靡。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带有贬义色彩,如批评某人态度跋扈、难以相处。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桀骜不驯、傲慢无礼
    • 反义词:谦逊有礼、温顺平和。

三、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于相对生僻的词汇,常见于古籍或成语解析中。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穿白铜鞮搬唇递舌擘齧常怀厂主冲薄到得等夷之心迭宿动止二次三番飞迸分首覆邦甘心情愿观机而作贯蝨股份公司鬼责果老孤稺憨直合力烘火黄帝冢惠允忽易教学法寄书桃康采恩昆駼丽康灵飞经镂渠緑施卖主求荣毛子檄麋寿密属慕望牛骥同槽溥泛侵预遒谨渠首取途散闲上贰上樽圣训手集説不过倘来跳蹶王事尾生抱柱五官郎咸洛亵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