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寿。长寿之意。麋,通“ 眉 ”。《隶释·汉北海相景君铭》:“不永麋寿异臣子兮。” 洪适 释:“以麋为眉。” 宋 欧阳修 《六一题跋·后汉北海相景君铭》:“碑铭有云:‘不永麋寿’。余家集録 三代 古器铭有云眉寿者皆为麋。盖古字简少通用,至 汉 犹然也。”
“麋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 基本词义
“麋寿”即“眉寿”,意为长寿。其中“麋”为通假字,通“眉”。古代汉语中因文字简少,常借用同音或近音字替代,如汉代碑刻、青铜器铭文中多用“麋”代“眉”。
2. 出处与考证
该词最早见于《隶释·汉北海相景君铭》中的“不永麋寿异臣子兮”,宋代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进一步考证,指出“三代古器铭有云眉寿者皆为麋”,说明这一通假现象从先秦延续至汉代。
3. 文化关联
“眉寿”本身是古代祝颂语,因长寿者眉长(或指眉形秀美)而得名,后衍生为对长寿的泛称。例如《诗经·豳风·七月》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
需注意:部分非权威解读(如)将“麋”直解为麋鹿,认为该词象征“长寿的麋鹿”,此说法缺乏文献依据,属于现代附会。
《麋寿》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麋鹿的寿命或寿命长久。麋鹿是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认为是华夏文明中的吉祥象征。
《麋寿》的拆分部首是⺍,其中⺍是鹿的部首。《麋寿》的总笔画数为23画。
《麋寿》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典故。其中,“麋”一词源自《诗经·大雅·小明》中的“麋鹿食于藟”诗句,意为麋鹿在藟草丛中吃食。而“寿”一词则代表长寿。繁体字中,麋用「麛」字表示。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麋”字与今字形相同,而“寿”字则略有不同,其上部分写作「壽」。
1. 他喜欢到深山中观赏麋鹿,希望麋寿长长久久。
2. 这只麋鹿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象征,被赋予了麋寿的寓意。
1. 麋鹿
2. 麋角
3. 麋蹄
4. 麋鹿皮
5. 麋鹿角
1. 长命
2. 长寿
3. 永寿
4. 长久
5. 世寿
1. 短命
2. 短寿
3. 年少
4. 朝生暮死
5. 瞬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