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赏接的意思、赏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赏接的解释

赏识并延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 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 , 明帝 甚加赏接,於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 汉 地有沙门之始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杜诗命意》:“按 杜 之旨,本谓技艺倡优,不应蒙人主顾眄赏接,然使政化如水,皇恩若神,为治大要,既无可损,则时时用此辈,亦亡害也。”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时余以纔逾弱冠之青年,掉鞅文坛,略有声誉,宜为 梦坡 所赏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赏接"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动词,最早见于《晋书》《宋书》等史籍,指上位者以赏识态度接待贤士的行为。该词由"赏识"和"接待"两个语素复合构成,具体包含三层语义:

一、词源考据 语出《宋书·张敷传》"初,高祖以(张)敷赏接素轻",记载宋武帝对名士张敷的接待态度。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其核心语义为"以赏识的态度接待",多用于描述君臣或名士之间的交往礼仪。

二、语用特征

  1. 使用场景:特指地位高者接待贤能之士,如《晋书·王导传》载"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展现东晋元帝对王导等人的赏接之礼。
  2. 情感指向:包含"赏识才德"与"礼遇尊重"双重态度,如《世说新语》注引《续晋阳秋》"谢安赏接支遁,虽田舍中儿,风神俊彻者皆被鉴识"的记载。

三、语义流变 该词在唐宋后逐渐演变为普通社交用语,《全唐文》中已见"赏接后进"的用法,词义范围扩展至师长对晚辈的器重。但核心语义仍保留着"以赏识为前提的交往"这一特质,区别于普通的接待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

“赏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献。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赏接”指赏识并延请,表示对某人的才能或价值给予认可后,主动邀请其参与事务或给予礼遇。


词义与结构


出处与例句

  1.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
    描述摄摩腾因传播佛法被汉明帝“甚加赏接”,并在洛阳城外建精舍安置,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重要例证。
  2. 宋代洪迈《容斋三笔》:
    引用杜甫诗句,讨论君主对技艺人的态度,认为若政治清明,偶尔“赏接”这类人也无妨。

近义词与用法


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学术研究或古籍解读。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赏识并邀请”等更口语化的表述。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参考《高僧传》《容斋三笔》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姑婆白日做梦步鼓不怎麽样查閲车衣垂悯刺兵打翻身仗东挪西借对针繁华童蜂屯蚁杂肤脆辅送改选贵戚海聚何翅訇击环极溷乱火烧火燎较定教工藉词捷音季路一言惊愕静侣恳恳悱悱空名告身连曹零七碎八临难如归林农留放龙女路门学马赫迪棉绸眇藐迁除迁善黜恶起输扔掉省訾深眇审思诗词述圣松风水月髓骨溯源徒属袜船无筴相煎翔鸾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