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及时行赏。《司马法·天子之义》:“赏不踰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覩为不善之害也。”亦作“ 赏不踰日 ”。《晋书·慕容垂载记》:“乱法者军有常刑,奉命者赏不踰日。”《晋书·祖逖传》:“其有微功,赏不踰日。”
“赏不踰时”是一个古代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该成语意为及时行赏,强调赏赐或奖励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可拖延。其中“踰”通“逾”,指超过;“时”指时限。核心思想是通过及时激励,使受赏者迅速感受到行善或立功的益处,从而强化正向行为。
主要释义来源为《司马法》《晋书》等古籍,辅以现代词典释义。低权威网页(4、5、7)内容与高权威来源一致,可作补充参考。
赏不踰时(shǎng bú yú shí)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不超过规定的时间来欣赏。该成语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赤字旁的贝部,放鹿角的角部和步字底部的止部,总共有16画。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尚书大传》中,出自《尚书·周书·休伯》。
《赏不踰时》这个词的繁体字是「賞不踰時」,拆分部首和笔画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赏不踰时》这个成语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賞不越時」。由于语言的演变和书写风格的变化,现代汉字往往会有一些不同。
一些示例句子:
1. 你看这幅画,赏不踰时,就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丽。
2. 我们要按照时间规定,赏不踰时地欣赏这场表演。
3. 这个节目很精彩,但请大家赏不踰时收看。
以下是一些与《赏不踰时》相关的词语:
1. 赏心悦目
2. 美不胜收
3. 临时抱佛脚
以下是与《赏不踰时》相反或相近意义的词汇:
近义词: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反义词:踰时、迟到、超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