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患的意思、三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患的解释

(1).指多子有多惧之患,富有多事之患,寿有多辱之患。《庄子·天地》:“ 尧 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於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 宋 苏轼 《黄河》诗:“帝假一源神 禹 跡,世流三患梗 尧 乡。”一说,指病、老、死三种祸患。

(2).指君子所忧之三事:不得闻、不得学、不能行。《礼记·杂记下》:“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3).指富贵所招致的三种祸害。《吕氏春秋·本生》:“出则以车,入则以輦,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彊,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 郑 卫 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患是汉语古典文献中常见的警示性概念,指三种可能引发祸患的行为或状态,具体内涵因典籍不同而存在差异。

  1. 《礼记·杂记下》中的阐释

    据《礼记·杂记下》记载,孔子提出“三患”为:“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此说强调人对知识的态度,分别对应未接触知识的遗憾、学习过程中的焦虑以及实践能力的不足,体现儒家对知行合一的重视。

  2. 《荀子·尧问》的延伸解读

    《荀子·尧问》扩展“三患”为:“欲达而不敢为,一患也;见贤人而不能亲,二患也;知不肖而不能退,三患也。” 此处将焦点转向处世原则,警示人们应勇于实现志向、亲近贤者并远离品行低劣者,反映法家思想中对权谋与人际关系的考量。

  3. 其他典籍的差异性表述

    部分文献如《逸周书》提及“三患”与奢侈享乐相关,而《汉语大词典》则归纳其为“三种祸患”的统称,具体内容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这种多义性表明,“三患”作为抽象概念,核心在于通过分类警示实现修身治国目标。

三患的释义需依托具体文献语境,但其共性均指向对人性弱点或社会隐患的归纳,具有鲜明的道德训诫色彩。历代注疏者如郑玄、王念孙等均对此进行过考据,进一步巩固了该词在汉语词汇体系中的经典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三患”一词在不同文献中有多重含义,具体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古典文献中的三种核心释义

  1. 《庄子·天地》:指人生三大潜在祸患

    • 多子则多惧:子女过多易生忧虑;
    • 富则多事:财富积累易招纷争;
    • 寿则多辱:长寿可能伴随屈辱(如年老体衰或尊严受损)。
  2. 《礼记·杂记下》:君子的三重忧虑

    • 不得闻:担忧无法接触学问;
    • 不得学:担忧无法深入学习;
    • 不能行:担忧学后难以实践。
  3. 《吕氏春秋·本生》:富贵滋生的三种危害

    • 贪图安逸:过度依赖车辇导致身体衰弱;
    • 暴饮暴食:肥酒厚肉损害肠胃;
    • 纵情声色:靡靡之音消磨心志。

二、其他文献中的拓展解释

  1. 《墨子·非乐上》:百姓的三种苦难

    • 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息,强调民生疾苦。
  2. 现代引申义
    可比喻同时遭遇多种疾病或困境(如健康、经济、精神压力并存),但此用法多见于口语化场景。

三、使用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庄子》《礼记》《墨子》等原典,或参考权威古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按兵不举百蛮板箱被声奔凑本头钱布令布母繜参实承弼饬过吹呕脆爽大刚大雄宝殿惇博讹夺方山巾丐颉干痨甘壤羹魁耕蓑个中人公利孤绩恒姿后开揭揭借力京解之才金杓津通聚结军持刻截口服心服跨据夔头览历阑山陵坟汒若骂侮模效凝滞拍肩青裳青黳穰灾燃眉之急任事沙村慎戒戺庭视瞻天色拖轮万选钱温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