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患的意思、三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患的解釋

(1).指多子有多懼之患,富有多事之患,壽有多辱之患。《莊子·天地》:“ 堯 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封人曰:‘……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 宋 蘇轼 《黃河》詩:“帝假一源神 禹 跡,世流三患梗 堯 鄉。”一說,指病、老、死三種禍患。

(2).指君子所憂之三事:不得聞、不得學、不能行。《禮記·雜記下》:“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弗得聞也;既聞之,患弗得學也;既學之,患弗能行也。”

(3).指富貴所招緻的三種禍害。《呂氏春秋·本生》:“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機,肥肉厚酒,務以自彊,命之曰爛腸之食;靡曼皓齒, 鄭 衛 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所緻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患”一詞在不同文獻中有多重含義,具體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古典文獻中的三種核心釋義

  1. 《莊子·天地》:指人生三大潛在禍患

    • 多子則多懼:子女過多易生憂慮;
    • 富則多事:財富積累易招紛争;
    • 壽則多辱:長壽可能伴隨屈辱(如年老體衰或尊嚴受損)。
  2. 《禮記·雜記下》:君子的三重憂慮

    • 不得聞:擔憂無法接觸學問;
    • 不得學:擔憂無法深入學習;
    • 不能行:擔憂學後難以實踐。
  3. 《呂氏春秋·本生》:富貴滋生的三種危害

    • 貪圖安逸:過度依賴車辇導緻身體衰弱;
    • 暴飲暴食:肥酒厚肉損害腸胃;
    • 縱情聲色:靡靡之音消磨心志。

二、其他文獻中的拓展解釋

  1. 《墨子·非樂上》:百姓的三種苦難

    • 饑不得食、寒不得衣、勞不得息,強調民生疾苦。
  2. 現代引申義
    可比喻同時遭遇多種疾病或困境(如健康、經濟、精神壓力并存),但此用法多見于口語化場景。

三、使用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莊子》《禮記》《墨子》等原典,或參考權威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患

《三患》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一”和“心”。按照筆順來看,它的筆順為“㇐㇟㇗”。

“三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它是由“患心三”組合而成。其中,“患”字表示憂慮、擔憂,而“心”字則指心思、内心。綜合在一起,表示内心所憂慮的三件事情。

在繁體字中,“三患”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變化。因此,無論是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中,“三患”的詞義和寫法都相同。

古時候,“三患”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古代漢字中,它的寫法是“壬生衣魂”,其中,“壬”表示上半截,而“生”則表示下半截。古代漢字的寫法相對繁雜,與現代簡化字有很大差異。

以下是一個關于“三患”的例句:“他内心憂慮的三患是家庭問題、工作壓力和健康狀況。”在這個句子中,“三患”表示内心所擔憂的三個問題。

與“三患”相關的組詞可以有:“三思而行”、“三複之言”等。其中,“三思而行”表示在做事之前要深思熟慮三次,确保行為準确無誤。“三複之言”則指說話前三番五次地考慮,确保措辭準确得體。

近義詞可以有:“三憂”、“三煩”等。它們的意思和“三患”相近,都表示内心所憂慮的問題。

反義詞可以有:“三樂”、“三安”等。它們表示内心所期望和追求的愉悅和安定狀态,與“三患”截然相反。 總結來說,“三患”是一個表示内心憂慮的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一”和“心”。它來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繁體字中保持一緻。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簡化字有所不同。組詞方面,可以與“三思而行”、“三複之言”等組合使用;近義詞可以有“三憂”、“三煩”等;反義詞可以有“三樂”、“三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