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绺髭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画 裴叔则 ,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 顾 曰:‘ 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宋 苏轼 《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清 汪懋麟 《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 。”
(2).指发、眉、须。 宋 苏轼 《十6*八6*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
(3).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毛汉语 快速查询。
三毛作为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作家笔名
指中国台湾省著名女作家陈平(1943-1991)的笔名。她以《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等散文集闻名,作品融合个人流浪经历与跨文化观察,被誉为华语文学中“流浪文学”的代表人物。该笔名源自张乐平漫画《三毛流浪记》中的角色。
漫画人物
指中国漫画家张乐平1935年创作的经典漫画《三毛流浪记》主人公。该角色以头顶三根头发为标志性特征,通过流浪儿童的视角反映社会现实,成为中国近现代漫画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字面释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三毛”作为名词短语指代三种具体事物:①人体头部仅存的三根头发;②古代儿童发式的一种;③中医典籍中特指的三种体毛(头发、眉毛、腋毛)。
方言俗语
在部分方言区引申为戏称物质匮乏的状态,例如“穷得只剩三毛钱”,此类用法常见于民间口头表达,未收录于规范性辞书。
“三毛”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类含义的细节,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权威网页(如、7)。
哀切白厉厉逼天布衣粝食侪匹陈陈尘习虫薨同梦传送带眈研雕鞍调外地理数据丢包烦懑反应風輪概律高安关覆过桥拆桥好为事端皇弟儌幸寄径靖兵筋肉卷头语浚文跨班磊落里乘柳絮才媛美利奴羊毛蒙受迫晦破脸迁格乾浄牵纵轻剽青蛙弃俗龟兹伎七郤八手日秩陕塞舍我其谁十六院石钟山记守服受精手足失措熟路韦藩文不加点午茶五韺咸丰庚申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