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岔路的意思、三岔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岔路的解释

同“ 三叉路 ”。《水浒传》第三三回:“这 清风寨 却在 青州 三岔路口,地名 清风镇 。” 杨朔 《百花山》:“不远处三岔路口有座地堡,听见声,打起枪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岔路"是汉语中描述道路分岔形态的专有名词,特指由一条主干道分出三条支路的交汇点。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地理文献《徐霞客游记》,书中记载:"见前有三岔路,西北者乃向州道"(《滇游日记六》),生动记录了古代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特征。

从构词法分析,"三"为数词表确数,"岔"取《说文解字》"山胁道也"的本义,指山体旁出的路径,"路"即通行之道。三字组合形成偏正结构名词,精确描述三条道路呈Y型或T型交汇的地理特征。这种道路形态常见于山区、河谷等受地形限制的区域,如《水经注》所载长江三峡地区"江有三沱,路有三岔"的交通状况。

在近现代语境中,该词常被赋予文化象征意义。沈从文在《边城》中写道:"到了三岔路口,就想起爷爷说的不同人生选择",通过具象道路形态隐喻人生抉择的哲学思考。地理学界普遍采用该词作为专业术语,2020版《中国公路交通图例标准》(GB/T 20267-2020)将其定义为"三级及以上公路交汇形成的平面交叉口"。

相关权威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中华书局《徐霞客游记校注》2018年修订版
  3.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路交通图例标准》行业规范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三岔路”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从同一路口分出三条不同方向的交叉道路,常用于描述需要选择方向的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三岔路”与“三叉路”同义,指三条道路交汇形成的分岔口。例如《水浒传》中提到的“三岔路口”即为此意。

二、使用场景

  1. 实际道路:常见于交通场景,如“前方三岔路需看清路标再通行”。
  2. 文学比喻:象征人生、事业中的抉择困境,如“站在人生的三岔路口”。

三、相关扩展

四、例句参考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领黯蔚拔禾白摺子被服北籁不孙逋谪才誉叱问床箦穿梭出门合辙祠醮遏阳郭隗宫嘉表浆包惎悔金黄斤迹刻括老师夫连载翏翏龙跃鸿矫髦儿班棉花庄秘省穆桂英拿权劈丢扑鼕潜躲乾式迁摇萋蒿清补穷戚日昃不食儒乡三不管散舒善果屎虼蜋失散讼阁搜肠宿积锁缰檀杏陶镕桃支竹天陈天秋提纲举领廷除通身相礼衔耀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