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负绳的意思、负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负绳的解释

(1).指衣裳的背缝上下相当。《礼记·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 郑玄 注:“绳谓裻与后幅相当之缝也。” 孔颖达 疏:“衣之背缝及裳之背缝上下相当,如绳之正,故云‘负绳’,非谓实负绳也。” 汉 刘向 《说苑·修文》:“衣必荷规而承矩,负绳而準下。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

(2).指用墨绳打直线于木。 汉 刘向 《说苑·正谏》:“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受諫者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负绳"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阐释:

一、字面本义

指背负墨线,源于古代工匠的测量工具。"负"即背负、承担;"绳"特指木工用于取直的墨线(墨斗中的染墨细绳)。此义强调工具的操作形态,如《礼记·深衣》郑玄注提及深衣裁剪需"负绳及踝以应直",借喻衣裳中缝如墨线般笔直。

二、工艺术语

在《考工记》记载的古代建筑与木工领域,"负绳"指将墨线紧贴木材表面弹印直线,确保构件平直。此过程要求绳体无松弛,故衍生出"中规中矩"的隐喻,如《周礼·考工记·轮人》:"望之而辐以为利转也,进而负绳,深则折。" 描述车轮制作中墨线校准的重要性。

三、抽象象征

引申为秉持准则、坚守正道的伦理概念。《淮南子·齐俗训》以"负绳而直"喻君子品行,如:"故圣人制礼义,衣足以覆形,从典坟,虚循挠,便身体,适行步,不务于奇丽之容,隅眦之削;衣不务于便媮,而务于适体;冠足以修敬,不务于饰。故制于礼义,为之而行;负绳而直,端冕而尊。" 此处"负绳"象征以道德规范约束自身,如墨线引导般保持正直。

权威文献参考

参见:古代度量工具"绳"的实物考据可见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对战国墨斗的复原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负绳”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衣裳背缝的对称性

指古代服饰中衣袍背部的接缝需上下对齐,体现规整与端正。这一用法源自《礼记·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郑玄注:“绳谓裻(衣背中缝)与后幅相当之缝也”。汉代刘向在《说苑·修文》中进一步强调“衣必荷规而承矩,负绳而准下”,说明其象征礼仪规范。

二、木工墨线的应用

指用墨绳在木材上弹画直线,引申为遵循标准或准则。刘向《说苑·正谏》提到“木负绳者正”,将木工技术类比为君主的纳谏行为,强调正直的重要性。

“负绳”既可描述古代服饰的工艺规范,也可比喻行为准则的遵循,具体含义需结合文献语境判断。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礼记》《说苑》原文或权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安分百说抱琵琶包蕴奰逆博浪鼓颤抖抖尺度充屈除法翠螺大连市道路相告府寺干翮歌弦栝子松果汁黑家白日瑚琏之器护身咒佳客甲令瞷隙加颡贾作忌避旌善禁扃晋阳关窘涩九合一匡九锁军人括结立决柳陌花街笼鞵民快南壄逆尸巧梅七贵五侯屈柘善壤社会变革绅衿神资蛇豕适士师爷四老嗣事素旗天醴通本尉他衔绁徙卜缬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