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奧姑的意思、奧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奧姑的解釋

契丹 舊俗。婚宴上,推選女性尊者一人,當奧而坐,主持婚禮,謂之“奧姑”。《遼史·公主表》:“ 契丹 故俗,凡婚燕之禮,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於奧,謂之奧姑。”《遼史·國語解·拜奧禮》:“凡納後,即族中選尊者一人當奧而坐,以主其禮,謂之奧姑。送後者拜而緻敬,故雲拜奧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奧姑是古代契丹社會中具有特殊宗教職能的女性祭司,其名稱源于契丹語對"女巫"的稱呼。《遼史·國語解》記載:"凡婚家之禮,推女子可尊敬者坐于奧,謂之奧姑"。"奧"本指房屋西南隅,引申為尊貴之位,表明其在儀式中的崇高地位。

該角色具有三重核心職能:

  1. 祭祀主導者:主持部族祭天、祭山等重大宗教儀式,通過擊鼓、舞蹈等形式溝通神靈
  2. 婚儀仲裁人:在契丹婚俗中擔任證婚人,負責占卜吉兇并裁定婚姻合法性
  3. 氏族調解者:運用神權調解部族糾紛,其裁決被視為"神判"具有強制效力

奧姑制度與契丹母權制遺存密切相關,《契丹國志》載"凡占卜、祭祀皆由婦人主之"。擔任者多出自耶律氏貴族女性,需通過嚴格的薩滿訓練掌握星象、醫藥知識。隨着遼朝漢化加深,這一制度逐漸被儒家禮制取代,至金元時期完全消失。

(參考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遼金史辭典》、中華書局點校本《遼史》)

網絡擴展解釋

“奧姑”是契丹族傳統婚禮中的特殊角色,具體釋義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契丹族婚宴中,由家族推選出的女性尊者擔任婚禮主持人的習俗。該角色需坐在室内尊貴的“奧”位(西南角),因此得名。

  2. 曆史文獻依據
    據《遼史·公主表》記載:“契丹故俗,凡婚燕之禮,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於奧,謂之奧姑。”說明這一習俗具有明确的曆史制度性。

  3. 職責與文化内涵
    奧姑需主持包括納後(皇室婚禮)在内的婚儀流程,其身份通常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女性長輩。選擇西南方位就座,源于古代将“奧”視為室内最尊貴方位的空間觀念。

  4. 社會意義
    這一習俗反映了契丹族對女性尊長的重視,以及方位尊卑觀念在禮儀中的具象化表達,屬于北方遊牧民族特有的婚俗文化遺存。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遼史》等史料記載及民俗學研究結論,具體儀式細節可能因時代和地域存在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白無瑕邦成背水陳漕斛差法常辟鈔略遲明出格從子粗呢麤生當堂膽戰心寒大榷多吃多占赙馬贛激槁骨過省好不黃貝恍恍速速活套頰車賤生見義敢為霁媚浄君開解坎轲控阋苦熱梨花春林扃沒白沒黑綿視描花妙擇判若水火品牌批頭棍破懷潑涼水破瑟乳臭未除散差馬生殖售世熟複順口司舵同盤塗不拾遺脫難聞望五丈相進隙積新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