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裁节的意思、裁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裁节的解释

(1).裁抑节制。《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 宋 苏洵 《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明 高攀龙 《书<唯庵先生志铭>后》:“先生少弱,稍动作輒疲,必偃仰时自休息。然善裁节一切,不竭其意之所欲,不务其力之所不胜。”

(2).削减;节省。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之用人最无谓者,其所谓任子乎……朝廷自近年始有意于裁节,然皆知损之而未得其所损。”《元史·许有壬传》:“ 有壬 极论,帝当亲祠太庙……冗职当沙汰,钱粮当裁节。”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今见于方畧者,若裁节冗费,改折漕贡……核减军需报销,亦皆所裨无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裁节"是汉语中具有复合结构的动词性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构词与词源溯源 "裁"本义为用刀剪布帛,《说文解字》释作"制衣也",后引申出"削减、控制"之意;"节"原指竹节,在《尔雅》中发展出"节制、节省"的引申义。二者结合构成并列式复合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如《汉书·王莽传》"裁节国用"的记载。

二、权威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裁节"为:"通过削减、控制达到节约目的的行为",强调其作为管理手段的功能属性。《汉语大词典》则补充说明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特指"对开支、规模等事项的系统性缩减"(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三、现代应用场景 在当代语言实践中,"裁节"主要应用于两大领域:

  1. 经济管理:如"裁节财政支出"(《人民日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 组织优化:如企业"裁节冗余部门"(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应用词典》)

该词与近义词"削减"存在细微差别:前者包含"策略性调整"的语义特征,后者侧重"数量减少"的客观描述。在语体色彩上,"裁节"较"裁减"更具书面化特征,常见于公文、学术著作等正式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裁节”为古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裁抑节制
    指通过约束或调整来限制某种行为或欲望。例如《后汉书·王充传》提到王充“裁节嗜欲,颐神自守”,强调通过自我节制欲望来修养身心;宋代苏洵《审势》中“裁节天下强弱之势”,则指用权威和恩惠来平衡国家强弱关系,体现对局势的调控。

  2. 削减、节省
    多用于描述对资源、开支或制度的精简。如宋代苏洵《上皇帝书》提到朝廷“裁节”冗职和钱粮,元代许有壬主张“钱粮当裁节”,均指向财政或人员上的缩减。清代魏源在《圣武记》中也使用该词表达节省开支的治理措施。

补充说明:
“裁”字本身有“减除”“节制”之意(如“裁员”“制裁”),“节”则强化了“约束”和“节约”的内涵,二者组合后更突出主动调控的意味。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书面语或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对欲望、权力、资源等的理性控制。

别人正在浏览...

颁示包单卑佞悲惋脆管挫北大功大始地堑东流西落犯眷飞蛾赴焰飞楫感人至深干物公上洪渠崋山胡越一家江皐匠气辑里丝就就局部麻醉绝非屦企揩摨烂游良猷离坚白邌明流响论谳目挑眉语目眩头昏喔唷怕是胚层朋戏瓢壶劈脸千思万想轻緑棬杯曲长参辰日月事危累卵首尾相连水獭庶母树阙嗣训松院素罗诉说桐叶之信违欢蜗斗现而今相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