宂渎的意思、宂渎的详细解释
宂渎的解释
亦作“冗瀆”。烦扰不敬。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杨亚宁来信之二》:“此外并以 滇 中典故、物产及其他足为编剧资料者録呈数则,先生閲之,得毋厌其冗瀆乎?”
词语分解
- 宂的解释 宂 ǒ 同“冗”。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渎的解释 渎 (瀆) ú 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沟渎。四渎(古代对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轻慢,对人不恭敬:亵渎。渎职。烦渎。 渎 (瀆) ò 古同“窦”,洞。 笔画数:;
专业解析
“宂渎”是“冗渎”的异体写法,现规范用“冗渎”(拼音:rǒng dú)。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释义为:指言语或行为因繁琐、多余而显得轻慢、不敬,多用于形容对他人的烦扰或对事务的过度干预。具体包含两层含义:
-
字义解析
- “冗”本义为多余、繁杂,引申为琐碎事务(《说文解字》;“渎”原指沟渠,后衍生意为轻慢、冒犯(《尔雅·释水》。二字组合后,形容因过度繁琐的言行而冒犯他人。
-
实际用例
- 古代公文中指下级对上级的过度陈情,如《宋史·职官志》载“奏章冗渎,徒劳宸览”;
- 现代多用于批评事务处理中的无效流程,例如“会议冗渎,决策效率低下”。
引用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04年)
- 《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
网络扩展解释
“宂渎”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一、基本释义
- 读音:rǒng dú(“宂”同“冗”,读第三声;“渎”读第二声)。
- 结构:上下结构(宂)+ 左右结构(渎)。
- 核心含义:指“烦扰不敬”,即因频繁打扰或行为琐碎而显得不尊重。
二、使用场景
- 文学与历史语境:多用于描述对神明、尊长或重要事物的不敬行为,如郭沫若在书信中自谦提及“得毋厌其冗瀆乎”。
- 现代延伸:可引申为对规则、职责的轻慢态度,例如“渎职”中的“渎”即含类似贬义。
三、相关延伸
- 字形解析:
- “渎”由“氵”和“卖”组成,本义与水渠相关,后引申为玷污、轻慢。
- “宂”通“冗”,意为繁杂、多余,组合后强化了“因烦琐而失敬”的语义。
- 近义表达:可与“亵渎”“惛渎”(惑乱亵渎)等词类比,但“宂渎”更侧重行为上的烦扰性。
四、注意事项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籍或文学作品中。如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望文生义。
别人正在浏览...
半折饱尝变化多端笔端碧梧驳牓辰精齿轮传动愁辛创痛刍荛之言出神当夕地黄犯跸分路扬镳涪沤工切勾惹狗尸规兆和膳鹤子梅妻化鳞黄脸婆佳语节口街心花园絶膓空口说空话溃滥阔老累德炼乳柳江没理论明子目眙抛费炰虓披毛求瑕千牛刀请吏轻悠悠纃缞缺典桡沮冗笔三纲五常三吾山遥路远摊子殄除填鸭蹄齧微声吴均体无是无非无委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