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裙屐的意思、裙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裙屐的解释

亦作“裠屐”。1.裙,下裳;屐,木底鞋。原指 六朝 贵游子弟的衣着。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 清 唐孙华 《送同年范国雯出守延平》诗:“让齿肩随赖有君,少俊风流羡裠屐。”

(2).借指衣着时髦的富家子弟。 清 赵翼 《陪松崖漕使宴集九峰园并为湖舫之游作歌》:“綺寮砥室交掩映,最玲瓏处集裙屐。” 林纾 《西湖诗序》:“余观其富丽柔媚,若甚宜於裙屐罗綺之游观。”参见“ 裙屐少年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裙屐(qún jī)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合成词,由“裙”和“屐”两部分构成,本义指代古代贵族子弟的衣着装束,后引申为形容只注重外表、不务实际或浮华浪荡的纨绔子弟。以下从词义、文化内涵及用法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

    “裙”指下裳(古代男女皆可穿着),"屐"指木底鞋(多为六朝士族喜好)。二者组合特指六朝贵族子弟的华美服饰,象征其身份与生活习性。

    例: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裙屐”原指“裙与屐,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

  2. 引申义

    因贵族子弟常以华服游乐而无实学,衍生出“浮华子弟”“纨绔之徒”的贬义,强调其虚饰外表、缺乏内涵。

    例:《辞源》释为“指修饰华美而无实学的少年”


二、文化内涵


三、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裙屐”一词已罕见,但“裙屐少年”作为成语保留,用于讽刺只重外表、不学无术之人。

例:茅盾《蚀·追求》中写道:“但街上的裙屐少年,比平日更多了。”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赵翼《陔余丛考》,清代考据学著作。
  4. 茅盾《蚀·追求》,现代文学代表作。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以上来源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裙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历史与文学用例

三、语义演变

从具体服饰到抽象指代,反映了语言中“以物代人”的常见现象。需注意该词略带贬义,多用于形容注重外表而缺乏内涵的富家青年。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汉典》或《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需分配柏篁鼈肉冰笋博刀彩练辰刻纯然凑钱等份,等份儿动觉断竭返老归童饭贴愤青焚杅根牙官秩国雠果断孩子们豪健后廷将无同交攀教职员精廉勒帛冷嗦嗦曼陁门捷列夫铭骨冥幻蓦地谟明目眩头晕怒艴前番起爨清曙秦原搉商融粲勃泌入囊上盖生落神射守兼水骨说文解字索引夙心体恤痛切頽然蛙鸣隗俄向服消魂邪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