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取纳的意思、取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取纳的解释

索取或收受财物。《北齐书·神武帝纪上》:“时 乾 ( 高乾 )次弟 慎 在 光州 ,为政严猛,又纵部下取纳, 魏帝 使代之。”《南史·王琨传》:“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 广州 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 琨 无所取纳,表献禄俸之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取纳”是由“取”与“纳”合成的文言复合词,在汉语中属于动词性结构,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接受并容纳”。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取”表示获取、选择,“纳”指收受、采纳,二者结合后强调主动选择并接纳某事物。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以下语境:

  1. 政治决策:指君主或当权者采纳臣子的建议,如《资治通鉴》中“取纳忠言,以安社稷”;
  2. 人际交往:表示接受他人馈赠或情谊,如宋代笔记《容斋随笔》载“取纳馈遗,必择其可受者”;
  3. 物质收纳:指具体物品的收取与存储,《天工开物》有“取纳矿砂,务求精纯”的记载。

词义演变中,“取纳”与“采纳”“收纳”形成近义关系,但更强调主观选择的过程。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仿古文体或特定方言表述。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2004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取纳”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区分:

  1. 接纳意见(现代引申义)
    根据,“取纳”作为成语使用时,由“取”(接受)和“纳”(纳入)组合而成,表示采纳他人意见或建议,强调对他人观点的尊重,如“领导善于取纳下属的提案”。

  2. 索取财物(历史原义)
    在古籍中,“取纳”多指索取或收受财物,含贬义。例如《北齐书》提到高慎“纵部下取纳”,即放任下属敛财;《南史·王琨传》中“琨无所取纳”则描述其廉洁,拒收财物。

辨析建议:

需注意,部分现代词典可能侧重成语解释,而古籍记载更强调财物相关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矮陋保险丝被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滨就出跋出火珠斗门独处愁对内惇惇放眉粉肠隔间工气故步自封古劲孤塞故粟海屋筹添化洽慧秀静听金粟堆金樱膌胜积邪菌托慨息口内焅虐纍牛乐饮两犀陵威六材眉瑑默示匏巢飘零千乘之王求教权焰荣侍下尚行少欠身段勝敗兵家之常瘦长鼠鲇暑气损公肥私素纨唐举贪驩韬颖通统狎竞象郎邪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