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政的意思、榷政的詳細解釋
榷政的解釋
征稅的事務。 鄭觀應 《盛世危言·稅則》:“京都特設總稅務司,凡各口海關,則設正副稅務司,幫同監督經理榷政。”
詞語分解
- 榷的解釋 榷 è 渡水的橫木。 專賣:榷貨。榷場(征收專賣稅的交易場所)。榷稅(專賣業的稅)。 商讨:商榷。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政的解釋 政 è 治理國家事務:政治。政府。政黨。政權。政綱。政策。政令。政績。政見。政客(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政局。政變。參政。議政。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民政。 家庭或集
網絡擴展解釋
“榷政”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定義:指征稅的事務,特指古代國家對特定商品(如鹽、鐵、茶等)實行專營專賣的稅務管理。
- 詞性:名詞,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政論類文本。
構成分析
- 榷(què)
- 本義為獨木橋,引申為“專賣、壟斷”之意,如“榷茶”即指茶葉專賣制度。
- 在曆史上常與國家專營政策相關,如鹽鐵專賣稱為“鹽鐵榷”。
- 政(zhèng)
曆史用例
- 清代實例:鄭觀應在《盛世危言·稅則》中提到,清廷設“總稅務司”及“正副稅務司”專職管理海關征稅事務。
- 文獻記載:清代錢謙益曾用“榷政告竣”描述袁可立之子完成征稅事務後的社會反響。
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代經濟政策相關文獻,如《盛世危言》《南征吟小引》等,反映中國古代財稅制度的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榷政的意思
《榷政》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進行管理和規範貿易的方式。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榷貨》一章中,形容管理貿易的政策和制度。
榷政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榷政》的部首為木,總共包含10個筆畫。
榷政的來源
《榷政》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貿中對于管理貿易的需要。榷政在貿易中的含義是管理遏制市場,控制貿易的方式。今天,榷政這個詞仍然在中文中使用,用來形容管理和規範貿易的政策。
榷政的繁體
榷政的繁體字為「搉政」。
榷政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榷政」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寫作「榷倩」,相當于現代漢字的「榷政」。
榷政的例句
1. 這座城市以榷政繁榮發展,吸引了許多商人。
2. 榷政制度的實行有效地促進了貿易的發展。
榷政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榷稅、榷酒、榷買。
近義詞:管理、規範、經營。
反義詞:開放、自由、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