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献的意思、饷献的详细解释
饷献的解释
馈赠奉献。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洗儿金钱》:“车驾都 钱塘 以来,皇子在邸生男及女,则戚里、三衙、 浙 漕、京尹,皆有餉献。”
词语分解
- 饷的解释 饷 (餉) ǎ 同“飨”。 旧时指军警的薪给(?):关饷。粮饷。饷银。 笔画数:; 部首:饣; 笔顺编号:
- 献的解释 献 (獻) à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 笔画数:; 部首:犬;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饷献”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其含义需结合“饷”与“献”的本义及古文献用例来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汉语研究成果,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 基础释义
“饷献”指进献食物或其他物品以表敬意或款待。它融合了“饷”的“馈赠食物”义与“献”的“恭敬地奉上”义,强调以物品(尤指食物)表达心意或履行礼仪的行为。
- “饷”:本义指送食物给人。《说文解字·食部》:“饷,饟也。” 段玉裁注:“馈也。” 指馈赠食物。如《孟子·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饷。” 引申为馈赠、供给。
- “献”:本义指祭祀时奉上祭品。《说文解字·犬部》:“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引申为恭敬地送上、进奉。如《礼记·曲礼下》:“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 献车马则曰‘致币’。” 泛指进献物品。
- 合成义:二字组合,“饷献”即指将食物或其他物品恭敬地奉上、馈赠,常带有礼仪性或表达敬意、款待之意。
二、 词源与用法特征
- 古语色彩浓厚:“饷献”主要见于先秦至汉代的典籍,后世使用极少,属典型的古语词。其使用场景多与礼仪、祭祀、款待宾客或表达敬意相关。
- 对象与场合:行为对象可以是神灵、祖先、尊长、宾客等。场合包括祭祀、宴飨、觐见、外交馈赠等。例如,向神灵“饷献”祭品,向尊贵客人“饷献”美食。
- 核心内涵:强调行为的恭敬性、礼仪性和实物性(以具体物品为载体)。
三、 现代理解与辨析
- 现代罕用: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饷献”已基本不再使用,其含义通常被更常用的词语如“进献”、“奉献”、“馈赠”、“款待”等替代。
- 区别于近义词:
- “进献”/“奉献”:更强调恭敬地送上,对象可以是具体物品或抽象事物(如力量、青春),不一定特指食物或款待。
- “馈赠”:泛指赠送礼物,不一定强调恭敬的仪式感。
- “款待”:指热情优厚地招待(客人),侧重行为本身而非具体的物品奉送。
- “饷献” 则更突出以食物等实物为载体,在特定礼仪场合恭敬奉上的含义。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该词典是收录汉语词汇最全、释义最权威的大型语文辞书之一,对“饷”、“献”及古语词有详细考释。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注重词义的历史演变和文献用例,是理解“饷献”等古语词的重要工具。
- 《说文解字》(许慎撰):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提供了“饷”与“献”的本义依据。
- 《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由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主编,对古汉语字词的释义精审,注重词义系统和历史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
“饷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饷献(xiǎng xiàn)指馈赠奉献,常用于表示对尊贵者的礼节性赠送行为。例如宋代洪迈在《容斋四笔·洗儿金钱》中提到,皇子诞生时,亲属、官员等会向皇室“饷献”礼物。
二、字义解析
- 饷(xiǎng):
- 本义为“用酒食款待”,后引申为“薪金”(如军饷、粮饷)。
- 在复合词中多保留“馈赠”含义,如“饷献”中的“饷”即指馈赠。
- 献(xiàn):
三、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场、皇室或正式场合的礼节性馈赠,例如:
皇子出生时,“戚里、三衙、浙漕、京尹,皆有饷献”。
四、补充说明
- 语境特点:常见于宋代文献,现代汉语已罕用。
- 近义词:馈赠、进献、奉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容斋四笔》原文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拔罐子柏梁宴边要壁龙鼻准不彻头缠仗承衰楚子催産戴天蹐地东高止山脉多年生飞五翰墨林弘义黄齑淡饭黄缁化向悔读南华溷亵虎视耽耽夹板气洁静浄居惊迮进图迥榭狂憃狂子裂裳裹膝丽祸龙常没巴臂免选訬轻脑积水鸟骇鼠窜凝寒浓眉大眼盘骪霈恩切要弃过图新七张八嘴山菊绅士甚休守礼説真的宿疚通心微孔污渎圬工无愧辞纤影小辫子下钥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