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兵器。即斧钺。《诗·大雅·公刘》:“弓失斯张,干戈戚扬。” 毛 传:“戚、斧也;扬,鉞也。” 明 张风翼 《灌园记·田单破燕》:“循环奇正谋猷壮,前后干戈载戚扬。”
“戚扬”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古兵器名称
指古代兵器斧钺的合称,其中“戚”为斧,“扬”为钺。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毛传注释为“戚,斧也;扬,钺也”。后世文献如明代张风翼的《灌园记》也沿用此意,形容战备状态。
单字拆解
二、历史人物
另指清末民初人物戚扬(1857—1945),字升淮,浙江绍兴人,曾任江西省省长,以抗贼护乡的事迹闻名。
若需进一步了解兵器形制或人物生平,可查阅《诗经》注疏或地方史志等文献。
戚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悲伤和欢喜交加,有喜悦与痛苦共存的含义。
戚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戈部,右边是上部。戚字总共有11个笔画。
戚的本义是哀痛、忧虑,后来引申为感到悲伤而伤心的意思。戚扬一词则进一步加强了喜悦和痛苦并存的情感表达。
戚扬的繁体字为慼揚。
据史书记载,戚字在古代写法有所不同,比如甲骨文中的戚字是由两个相连的戈字组成。
他在成功的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戚扬。
戚情 (悲伤的情感) 戚戚 (形容忧伤的样子) 戚楚 (忧伤而清楚) 戚容 (忧愁的表情)
喜怒哀乐
欢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