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romote]∶提拔任用
起用一批新人
(2) [reinstate]∶重新任用已退职或被免职的官员或职员
(1).运用;采用。 明 高攀龙 《与管东溟书》之二二:“其他种种法门,皆由此起用。”
(2).指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6*召任职。《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况钟 ﹞因丁忧回籍,圣旨夺情起用,特赐驰驛赴任。”参见“ 起復 ”。
(3).旧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黜免的官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 岳起 ﹞后与将军某抗,罢官。今上亲政,首起用为 山东 布政使,俄调任 江苏 巡抚。”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未几,王师征 金川 ,果復起用。”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五六回:“ 琦善 、 奕山 、 奕经 、 文蔚 四人,虽因措置乖方,革职逮问,嗣后又復起用。”
(4).泛指提拔任用。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他们应当改弦更张,去掉几个老 汉 奸,而起用几个新 汉 奸。”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起用汉语 快速查询。
"起用"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演变特征的动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一、人事任免层面
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通常用于官员复职场景。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为"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这一用法在明清文献中尤为常见,如《明史·选举志》记载"起用废籍,与为更始"。
二、器物应用层面
表示开始使用某种方法或物品,强调从储备状态转为实际应用。例如《汉语大词典》收录的"起用印信"指启用公章文件,现代汉语中可延伸至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领域。
该词需注意与"启用"的语义区别:"起用"侧重人事领域的复职行为,宾语通常为人;"启用"多指设备、机制的首次投入使用,宾语多为物品。在语法应用上,"起用"常见于被动句式,如"被起用为总工程师",而主动句式多用于历史语境。
词源可追溯至汉代"起复"制度,本义指官员服丧期满后复职,《后汉书·刘恺传》"有诏起用"即属此类用例。现代汉语中词义扩展至非官职领域,但保留着"重新激活"的核心语义特征。
“起用”是一个动词,主要含义为重新任用或提拔人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重新任用
指重新任命已退职、免职或革职的官员或职员。例如:
“公司决定起用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来应对项目危机。”
提拔任用
泛指对新人或未被重用者的提拔。例如:
“政府起用年轻干部,优化管理层结构。”
对象差异
例:
- 正确:“起用技术专家”(人)
- 错误:“起用新系统”(应为“启用”)
历史语境
古代特指官员因父母丧事未满守制期而被召回任职,或重新任用被罢免者。
需注意与“启用”的区别:
“起用”强调对人的重新任用或提拔,需与“启用”(物的开始使用)严格区分。其含义随时代演变,现代更侧重人才资源的调动与优化。
闇政苞蒙贲豚兵术部豪昌意盗夥盗怨主人彫刓鹗立防肃高结搆敌乖误光昭滚轮过考函令憨皮壕堑战回舛荤口降使洁慤积厚流光极量戢心龛定空窾廉约连云栈里陌遴简律讽马枊浼渎内房能地黏踪赔身下气胚珠赏工商鞅上周射数适心衰耗霜粟耍手艺漱润碎璅太岁头上动土跳戏僮使通信连豌豆叶握手言欢笑刺狭学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