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枊的意思、马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枊的解释

拴马的柱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督邮以公事到县, 先主 求謁,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綬繫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刘裕 ﹞尝与 刁逵 樗蒲,不时输直, 逵 缚之马枊。” 胡三省 注:“枊,鱼浪翻,繫马柱也,又五刚翻。” 清 钱谦益 《天都峰》诗:“絶陘引猿臂,缺竇缚马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马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拴马的柱子,主要用于固定马匹。这一解释来源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刘备将督邮“系其颈着马枊”的记载,以及《资治通鉴》中刘裕被绑于马枊的描述。

  2. 历史背景
    该词多见于汉晋时期的文献,可能与当时马匹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社会背景相关,需通过固定装置管理马匹。

  3.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马枊”一词,仅在研究古籍或历史场景中可能出现。

注意:以上解释基于网络搜索结果,但该来源权威性标注为“极低”,建议进一步查阅《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或权威历史文献以确认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马枊的意思

马枊(mǎ ān)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马鞍上的垫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马枊的部首是马(mǎ),共有9个笔画。

来源

马枊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马枊是古代马鞍上垫子的名称,用来减轻骑马时对马背的压力。

繁体

马枊的繁体字是馬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马枊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具体古代汉字的写法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例句

1. 骑马时,马枊的舒适性非常重要。

2. 这把马枊看起来非常结实耐用。

组词

马鞍(mǎ ān):骑在马背上供人坐的器具。

马具(mǎ jù):系在马身上供人驱使牵引的器具。

近义词

马褥(mǎ rù):垫在马鞍座下的厚垫子。

马护(mǎ hù):保护马背的物品。

反义词

马快(mǎ kuài):马背上没有垫子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