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枊的意思、马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枊的解释

拴马的柱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督邮以公事到县, 先主 求謁,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綬繫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刘裕 ﹞尝与 刁逵 樗蒲,不时输直, 逵 缚之马枊。” 胡三省 注:“枊,鱼浪翻,繫马柱也,又五刚翻。” 清 钱谦益 《天都峰》诗:“絶陘引猿臂,缺竇缚马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记载,"马枊"一词需分两种情况解释:

一、指代马匹拴系工具

释义

"马枊"指拴马桩或系马柱,是古代固定马匹的木制或石制器具。

文献依据

  1. 《说文解字注》:"枊,系马柱也",段玉裁注:"以枊拴马,防其逸也"(来源: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刻本)。
  2.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记载官方建筑需设"马枊"于厩舍旁(来源: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卷三)。

二、通假"马鞍"的异写

释义

部分方言或古籍中"枊"通"鞍","马枊"即马鞍的异体写法。

文献依据

  1. 《集韵·宕韵》:"枊,与鞍同",指出二字互通(来源:宋代丁度《集韵》)。
  2. 敦煌变文《汉将王陵变》有"备马枊"之句,校勘考证实为"马鞍"(来源:敦煌文献S.5437号写本,大英图书馆藏)。

注:因"马枊"属生僻词,现代词典收录较少,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释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提供原文出处以便详析。

网络扩展解释

“马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拴马的柱子,主要用于固定马匹。这一解释来源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刘备将督邮“系其颈着马枊”的记载,以及《资治通鉴》中刘裕被绑于马枊的描述。

  2. 历史背景
    该词多见于汉晋时期的文献,可能与当时马匹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社会背景相关,需通过固定装置管理马匹。

  3.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马枊”一词,仅在研究古籍或历史场景中可能出现。

注意:以上解释基于网络搜索结果,但该来源权威性标注为“极低”,建议进一步查阅《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或权威历史文献以确认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

宝佩宝字剥坐奔走如市抃风儛润臂钏车场除岁答碴呆厮丹旐得到得对对调蜂狂蝶乱風駝傅粉趺跏更事归舷航海梯山回疑浇洒寄家憬集军用鍊力裂石流云孟门貉奴模宪男妇老幼内敛内溜枿枝盘折畔亡平盈钦赖凄艳全般荣寄深更半夜升迁桥竦剑锁心苏台苔笺螳螂之卫袒谪亡虏亡灭文昌缠斗滃泱午达五朵云兀剌五溪污尊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