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栖神的意思、栖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栖神的解释

亦作“栖神”。1.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

(2).谓死后安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 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 宋 赞宁 《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风景若何?”

(4).犹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帛僧光》:“ 光 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栖神"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阐释:

  1. 栖止心神;凝神专一 (道家修炼术语):

    • 这是"栖神"最核心的含义,源于道家修炼思想。指收敛、安定纷杂的心神意念,使其专注于一处或归于宁静虚无的状态。类似于"凝神"、"入静"、"守一"。
    • 古人认为心神容易散乱外驰,"栖神"即是将这游离的心神"栖息"、"安顿"下来,达到精神内守、与道相合的境界。这是进行内丹修炼、导引吐纳、静坐冥想等修身养性功夫的基础和关键步骤。
    • 示例/典故: 《晋书·阮籍传》中提到"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这里的"栖神导气"即指凝神静气、导引气息的养生修炼方法。
  2. 安放神主/神位 (引申义):

    • 此义项由"栖息"的本义引申而来,较为少见。指将神灵的牌位或象征物安置、供奉在特定的场所(如庙宇、祠堂、家中神龛)。
    • 这里的"神"指被祭祀的神灵、祖先的灵魂或其代表物(神主牌)。"栖"取其"停留、安放"之意。
    • 示例/用法: 在描述宗庙祭祀或安置祖先牌位时,可能会用到此义,如"栖神于太庙"(将神主安放在太庙)。

"栖神"一词主要体现了古人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和调控,其核心意义在于使心神安定、凝注,尤其与道家、养生文化密切相关。其引申义则与祭祀文化中安置神主的行为相关,但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在理解和使用该词时,道家修炼层面的含义是首要和最常见的。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栖神”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主要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道家修炼术语
    指凝神专一、涵养元神的修行方法,强调内在精神的集中与调养。如《淮南子·泰族训》提到“藏精於内,栖神於心”,《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与孙登探讨“栖神导气之术”。

  2. 死后安息
    用于描述逝者灵魂的安宁,常见于古籍中对墓地的描述。例如北魏《水经注·汝水》提到“尹公度之所栖神处也”。

  3. 止息、安居
    泛指停留或居住的状态,如明代汪道昆《高唐梦》中“栖神高唐之上”。

  4. 佛教入定
    与禅定相关,指精神进入高度专注的状态。


二、补充说明


三、使用建议

如需更详细古籍例证或不同语境分析,可查阅上述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北辰星拱贝多憯痌长命富贵驰驱窜端匿迹漼弛丢番动竞冬酿放浪无拘个位宫沟痼没国色天姿耗费怀刺歡讼讳生践土嚼铁咀金惊跃集散汲善开价看好侃侃誾誾款识枯顇烂溃掠服连观莲华幕零歇临危鸣毂名闻利养喷口貔貅破式前郄清原七十二变化如若扫门颯遝胜邪沈挚试技使眼色睡僊庶玉隋珠荆璧叹讶韬光敛彩套马题榜威怯无徒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