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清浄寂灭的意思、清浄寂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清浄寂灭的解释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槃寂灭之说。 唐 韩愈 《原道》:“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浄寂灭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屏山诗禅》:“时接佛老之徒,闻其所谓清浄寂灭者,而心悦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清浄寂灭”是源自佛教哲学的核心概念,指通过修行达到无垢无染、超脱生死轮回的终极境界。该词由“清浄”与“寂灭”两个佛教术语复合而成:

  1. 清浄(清净)

    在佛教语境中特指远离烦恼尘垢的纯明状态。《佛学大辞典》释为“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强调通过持戒与禅定清除贪嗔痴三毒,使身心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大智度论》更以“诸法实相毕竟清净”阐释其本质,认为这是体悟空性的智慧显现。

  2. 寂灭

    即梵语“涅槃”(Nirvāṇa)的汉译,指熄灭一切执着烦恼后的绝对寂静。《成唯识论》定义为“圆满体遍,常寂灭相”,描述超越生灭、不落两边的终极解脱状态。《涅槃经》通过“寂灭为乐”的譬喻,说明这是超越世俗苦乐的真实安乐境。

二者合用时,“清浄”侧重修行过程的身心净化,“寂灭”侧重证悟结果的本体论境界。唐代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清浄则纤尘不立,寂灭则万虑都忘”,完整呈现了佛教修行从因至果的完整路径。

这一概念对东亚文化影响深远,宋代契嵩在《镡津文集》中将其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提出“清浄寂灭者,乃中国所谓仁义中正之极也”,体现了儒释交融的哲学特质。

网络扩展解释

“清浄寂灭”是一个融合道教与佛教思想的复合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核心来源与定义
    该词结合了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教的“涅槃寂灭”思想,指通过摒弃世俗欲望和伦理关系,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曾批判这种理念,认为其要求“弃君臣、去父子”,违背传统伦理。

  2. 思想内涵

    • 道教层面:强调“清净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减少人为干预;
    • 佛教层面:指向“涅槃寂灭”,即通过断除烦恼、超越轮回,实现终极解脱。
  3. 历史评价与应用
    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记载,时人因崇尚佛老思想而对“清浄寂灭”产生共鸣。现代语境中,该词也可引申形容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宁静状态。

注意:不同文献中“浄”与“净”存在混用现象,但含义相通。若需深入考证原始文献,可参考韩愈《原道》及汉典等权威释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囊网帮扶本分边尘策略钞突赕佛屝履风雨桥俯察高竦箇侬桂鱼牿亡还军豪嘈火镜鹘蹄胡支对焦耳定律脚镯解铃还需系铃人疾厉开生面卡纸口稳快马老寿星冷水烫猪离割霝龠流亡螺呗盲明腼颜人世末了攀藤附葛鹏抟鹍运巧工气焊丘荒攘乱攘袂扼腕散儿行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烧煳了卷子圣武十恶事职疏快瞳孔投工橐籥外合里差顽意娃子无咎无誉宵衣旰食析骨而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