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律的意思、七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律的解释

[an eight-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七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详细解释

(1).古乐中的七种基本音律。《国语·周语下》:“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於是乎有七律。” 韦昭 注:“七律为音器,用黄鐘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鐘为徵,南吕为羽,应鐘宾变宫,蕤宾为变徵也。”《晋书·律历志上》:“輒令太乐郎 刘秀 , 邓昊 等依律作大吕笛以示 和 ,又吹七律,一孔一校,声皆相应。”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句曲》:“八音繁会,七律钧谐,上悦臺颜,把色合曲。”

(2).七言律诗的省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杭堇浦 论七律,不喜拗体,余道诗境甚宽,实有因拗转峭者。”《孽海花》第十四回:“忽然见二首七律,题是《基隆》。” 夏衍 《悼念田汉同志》:“他托 林维中 带回一张小纸条,要她交给我和 孙师毅 ,纸上写了一首七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七律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格律最严密的近体诗体裁之一。以下是其核心特征:

  1. 结构形式
    每首共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要求偶句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且不可换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2. 平仄规则
    遵循严格的平仄交替规律,共有四种基本格式,例如:

    • 仄起首句入韵式:
      $$small
      text{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text{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text{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text{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具体平仄需根据实际用字调整)
  3. 对仗要求
    颔联(第三、四句)与颈联(第五、六句)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灵活处理。

  4. 历史发展
    起源于南北朝,初唐时期沈佺期、宋之问等人定型格律,盛唐杜甫将其推向成熟。经典作品如《登高》《七律·长征》均体现其严谨的格律与深刻意境。

示例:毛泽东《七律·长征》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即符合平仄及首句押韵规则,全诗四联中颔联、颈联严格对仗。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综合起来,七律指的是一种古老的诗歌体裁,它的字面意思是“七行律诗”。根据其名称可以解析,它由七行诗构成,每行的字数一般为五个或七个字。

拆分成部首和笔画,可以得出“天”、“人”、“心”、“儿”这四个部首,共计十一笔。

《七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典籍《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七月》中的《七月》一篇。其中的两句诗:“子之七月,亦辛亥也。”和“七月望之,使我心乐。”明确了“七月”的意义。

在繁体字中,七律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不会有任何区别。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今天稍有不同,但七律依然可以用相同的方式书写。例如,汉字“七”当时是以“柒”来书写;“律”则是以“六”来写。

下面是一个例句,展示了七律的诗歌风格与表达方式:

忆往昔,青山绿水间。纵横交错,云烟绘成诗篇。笔走龙蛇,一字贯穿神仙。美景倾心,人间仙境如烟。

根据上述的例句,我们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律动、律吕、律字、律己、律令等。

与七律类似的诗歌体裁还有五律、六律等。

反义词方面,由于七律是一种特定的诗歌形式,没有严格的反义词,但可以与没有特定格律的自由诗相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

岸忽奥室不着人策名敕力酬和搭缝胆瓶點銅壺鼎臑斗子端艳贩官方形发躁風表枫木风煞革刬光出律归倚过屠门而大嚼黑窝泓澈黄驴花拳绣腿甲次挟挠检谱角觝角妙嚼咬锦袍近视据牀葵花向日梁山吟连辉琳珉买脸面嫳屑仆妇轻裴青萍期牛取拙日侧柔同三色堇三统历埽墓淑祯所知体敌擿埴通贿筒子皮微雕校士遐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