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律的意思、七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律的解释

[an eight-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七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详细解释

(1).古乐中的七种基本音律。《国语·周语下》:“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於是乎有七律。” 韦昭 注:“七律为音器,用黄鐘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鐘为徵,南吕为羽,应鐘宾变宫,蕤宾为变徵也。”《晋书·律历志上》:“輒令太乐郎 刘秀 , 邓昊 等依律作大吕笛以示 和 ,又吹七律,一孔一校,声皆相应。”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句曲》:“八音繁会,七律钧谐,上悦臺颜,把色合曲。”

(2).七言律诗的省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杭堇浦 论七律,不喜拗体,余道诗境甚宽,实有因拗转峭者。”《孽海花》第十四回:“忽然见二首七律,题是《基隆》。” 夏衍 《悼念田汉同志》:“他托 林维中 带回一张小纸条,要她交给我和 孙师毅 ,纸上写了一首七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七律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七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固定体裁,特指每首八句、每句七字的格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其核心特征体现在平仄、对仗、押韵三大规范体系上。据《中国诗学大辞典》记载,七律的成熟定型可追溯至唐代,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视作该体裁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

这种诗体要求严格遵循粘对规则:首联与尾联可不对仗,但颔联(第三、四句)与颈联(第五、六句)必须形成工整对仗,且全诗需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换韵。以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为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既符合平仄交替规律,又达成景物描写的空间对称。

现代诗论家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强调,七律创作需实现"格律与意境的高度统一",既要严守格式规范,又要在有限篇幅中营造深远意境。这种双重美学追求,使七律成为检验诗人功力的重要标尺。

网络扩展解释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格律最严密的近体诗体裁之一。以下是其核心特征:

  1. 结构形式
    每首共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要求偶句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且不可换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2. 平仄规则
    遵循严格的平仄交替规律,共有四种基本格式,例如:

    • 仄起首句入韵式:
      $$small
      text{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text{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text{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text{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具体平仄需根据实际用字调整)
  3. 对仗要求
    颔联(第三、四句)与颈联(第五、六句)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灵活处理。

  4. 历史发展
    起源于南北朝,初唐时期沈佺期、宋之问等人定型格律,盛唐杜甫将其推向成熟。经典作品如《登高》《七律·长征》均体现其严谨的格律与深刻意境。

示例:毛泽东《七律·长征》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即符合平仄及首句押韵规则,全诗四联中颔联、颈联严格对仗。

别人正在浏览...

卬角宝炬巴西褊宕谄诡长延垂拱仰成丛聚待续稻穗掉转蠹劳独行独断反故风荷封畿符节官富利覆逆该面给禀邯郸市话里有话魂瓶火光烛天肩膊江湄焦耳辑定界面积冷竞进旧臣狷愤抗世口出大言筐箩朗奥灵体毛孩没皮没脸南湖逆胡泥滑滑派生抛数巧宦阙廷曲衡乳化睿祖上除説长道短速诛太上皇贪秽土库王嗣乌垒小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