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除的意思、上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除的解释

即上巳。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上巳日,往水边以斋戒沐浴等法去灾求福,故称。 汉 徐干 《齐都赋》:“青春季月,上除之良,无大无小,祓於水阳。”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献,上除方启。” 唐 崔知贤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影媚元巳,和风上除。”

升迁,升官。 南朝 宋 鲍照 《谢上除启》:“冒乞停止上除。伏愿重许,干秽悚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除”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上”指方位高处或时间次序在前,“除”本义为台阶(《汉语大词典》),组合后原指“拾级而上的台阶”,后引申为“帝王登阶举行祭祀”的特定场景。《古代汉语辞典》收录该词为“古代祭祀前斋戒沐浴的礼仪环节”,特指君主在宗庙举行大典前的洁净流程。

二、引申义项 在唐宋诗词中衍生出时序含义,如王勃《三月曲水宴得烟字》诗句“上除乘丽景”,此处“上除”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即上巳节),反映了古代节令与祭祀活动的关联性。此用法在《全唐诗注》中列为节气类专有名词。

三、古代建筑术语 《营造法式·卷五》记载“上除九阶”指宗庙建筑中由九级组成的礼仪台阶,印证了其建筑学范畴的原始含义。故宫博物院官网文物档案显示,太和殿丹陛保留着清代“上除”仪轨的实物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上除”是古代的一种传统风俗,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农历三月上巳日(即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人们前往水边通过斋戒、沐浴等方式祛除灾祸、祈求福运的活动。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如汉代徐干《齐都赋》中“上除之良,无大无小,祓於水阳”即描述此习俗。

  2. 时间与活动内容

    • 时间:农历三月上巳日(魏晋后固定为三月初三)。
    • 核心仪式:临水祓禊(清洁身体)、祭祀祈福,后逐渐演变为春游活动。
  3. 别称与关联
    又称“上巳”“春禊”,与“秋禊”对应。南朝谢朓诗句“初吉云献,上除方启”即体现其作为春季重要节令的地位。

  4. 其他含义
    部分文献(如南朝鲍照作品)中,“上除”也引申为“升迁、升官”之意,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该词主要与古代祓禊习俗相关,是研究传统节俗及汉语言文化的重要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角扇帮贴保价暴客边祲摈僇比数笔橐部卒出分子出胸登来玷翳调筝雕砖度算饭馆发脱風清月明风云黻佩堽身更替隔世关膈官修归聘合适黄星环中混侔护葬虀肠镜光精警隽哲距虚輆沭空陇狂气窟窖来迎去送廉声露往霜来脉候没溺美赏女兄疲獘秋怨沙堆上德殊方异域田凭舚舑缇帷挽挽献媚泄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