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尺布斗粟的意思、尺布斗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尺布斗粟的解释

汉文帝 弟 淮南王 刘长 谋反,事败被废,徙居 蜀郡 严道县 ,途中不食而死。民间为此作歌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后多以“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 淮南厉王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於兄弟而更相逐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帝遂召 武子 苦责之,因曰:‘知愧否?’ 武子 曰:‘尺布斗粟之謡,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恭惟圣夫,篤叙天伦。尺布斗粟之謡,自詒伊阻。”亦省作“ 尺布 ”。 唐 李白 《上留田行》:“ 孤竹 、 延陵 ,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頽波激清。尺布之謡,塞耳不能听。”《旧唐书·太宗纪下》:“当神 尧 任谗之年, 建成 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髮,方惧毁巢之祸,寧虞尺布之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尺布斗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ǐ bù dǒu sù,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 字面与比喻意义


2. 出处与用法


3. 近义与反义词


4. 结构特点

该成语为联合式结构,通常作谓语使用,情感色彩偏中性,但语境中多含贬义。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尺布斗粟,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词语。下面是关于它的解释、拆分、来源、繁体字、古代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 尺布斗粟是指以布匹来换取粟米。它可以用来形容以物物交换的情景或者表示以贫苦的付出获得丰盈的回报。 拆分部首和笔画: 尺布斗粟的第一个字“尺”(chǐ)是由“丨”(一横)和“尺”(丈字的一部分)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三笔。 第二个字“布”(bù)是由“巾”(三横)和“一”(一横)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五笔。 第三个字“斗”(dǒu)是一个独体字,有四笔。 最后一个字“粟”(sù)是由“米”(二横)和“米”(丨)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六笔。 来源: 尺布斗粟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由于缺少货币交换的手段,人们常常用实物来进行交换。尺布斗粟正好是其中一种交换方式,以布匹来兑换粟米。 繁体字: 尺布斗粟的繁体字为尺布斗粟(丈布鬥粟),与简体字形式相同,只是笔画略有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是尺布斗粟这个词语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他用尺布斗粟的方式,换取到了许多稻米。 2. 他曾经以尺布斗粟地生活,现在却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组词: 尺刀布斗、尺寸布卷、换斗转粟、宁缺勿斗等。 近义词: 尺换斗米、物物交换、货物交换等。 反义词: 货币交换、现金买卖等。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