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冻合的意思、冻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冻合的解释

犹言冰封。《晋书·慕容皝载记》:“ 皝 将乘海讨 仁 ,羣下咸諫,以海道危阻,宜从陆路。 皝 曰:‘旧海水无凌,自 仁 反已来,冻合者三矣。昔 汉光武 因 滹沱河 之冰以济大业,天其或者欲吾乘此而克之乎!’” 唐 李益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 汉 使前。” 宋 苏轼 《雪诗》之一:“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明 钱澄之 《三一上人雪竹歌》:“叶上离离雪不动,普天冻合无风吹。” 清 陈维崧 《东风第一枝·丁巳元日大雪是日迎春》词:“白茫茫冻合乾坤,不辨春来何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冻合”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寒冷气候下水面或地面完全冻结的现象,属于较为文言的表达。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用例

  1. 历史文献:
    《晋书·慕容皝载记》中记载“自仁反已来,冻合者三矣”,描述海水因严寒多次冻结的现象。
  2. 古典诗词:
    • 唐代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从来冻合关山路”;
    • 宋代苏轼《雪诗》:“石泉冻合竹无风”;
    • 清代陈维崧词中“冻合乾坤”形容天地被冰雪覆盖。

三、现代用法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用于描绘极寒场景或隐喻凝固、停滞的状态。例如:“寒冬腊月,湖面冻合如镜”。

四、注意事项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冻合(dòng hé)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物体表面因低温而结冰或凝固的现象。在字形上,冻合的部首是冫(bīng),冫字与水字旁类似,表示与冰或水相关的意思。冻合这个词一共包含了7个笔画,由于每个字的形状和笔画数目不同,所以无法拆分出冻和合两个独立的字。 冻合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不同于现代汉字的简化,笔画繁多。根据古时的汉字写法,冻合可以写作「凍合」,并且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以下是一些关于冻合的例句: 1. 冻合的湖面上,孩子们在滑冰。 2. 冬天的寒冷使得树叶冻合在一起。 3. 过去农村的冬天,水井会冻合住。 根据冻合的意思,可以组合以下词汇: 1. 冻结(dòng jié) 2. 冰冻(bīng dòng) 3. 凝固(níng gù) 冻合的近义词包括: 1. 结冰(jié bīng) 2. 固结(gù jié) 3. 冻结(dòng jié) 而冻合的反义词则是: 1. 融化(róng huà) 2. 解冻(jiě dòng) 3. 溶化(róng huà) 冻合表示了寒冷天气中物体表面结冰或凝固的现象,具有很高的描述性。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