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捕景的意思、捕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捕景的解释

亦作“ 捕影 ”。比喻虚幻。景,通“ 影 ”。《淮南子·说林训》:“象肉之味,不知於口;鬼神之貌,不著於目;捕景之説,不形於心。”《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五》:“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李善 注:“日月发辉,既寻虚而捕影,欲藏形而託暗,岂得施其巧密乎!”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捕影之言莫测,击风之论难尽。”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十年困新説,儿女争捕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捕景”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古籍文献及权威解析得出以下解释:

一、基本词义

“捕景”通“捕影”,意为比喻追求虚幻或不可捉摸的事物,带有哲学层面的抽象性。其中“景”是“影”的通假字()。

二、文献出处

  1. 《淮南子·说林训》
    提到“捕景之说,不形于心”,用“捕景”形容无法被心灵具体感知的虚幻概念,如鬼神、象肉之味等()。
  2. 陆机《演连珠》
    以“寻虚捕景”描述对虚无之物的徒劳追寻,李善注释进一步强调其“藏形託暗”的不可实现性()。

三、用法特点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学及哲学论述中,表达对抽象、不可证实事物的探讨或批判。例如苏轼在《送程建用》中借“捕影”讽刺空谈理论的行为()。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场景。其核心意义与“捕风捉影”相近,但更具文言色彩。

建议:如需深入理解,可查阅《淮南子》《文选》等原典,或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的词条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捕景》是一种用汉字表示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捕捉景色或景象。这个词可以被拆分为“扌”和“景”两个部首。前者代表手的意思,后者表示景色或景象。根据部首和笔画的拆分,我们可以知道《捕景》这个词的结构和构成。 来源和繁体字:《捕景》是一种现代汉字词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捕捉。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捕景」。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写法中,汉字《捕景》的构造和现代汉字相似,只是在一些笔画和形状上有所差异。然而,它的意思和用法并没有改变。 例句: 坐在海边,他用相机捕景,记录下美丽的海浪和日落。 组词:与《捕景》相关的组词有:捕捉、捕捉器、捕获、捕风捉影等。 近义词:与《捕景》相近义的词语有:拍摄、摄影、捕捉视觉等。 反义词:与《捕景》相反义的词语有:释放、放飞、放松等。 希望以上对《捕景》这个词的解释能对你有所帮助!若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