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陈兵屯驻。《诗·大雅·常武》:“铺敦 淮 濆,仍执丑虏。” 郑玄 笺:“敦,当作屯……陈屯其兵於 淮水 大防之上以临敌。” 马瑞辰 通释:“敦、屯古声近,通用。”一说进击。 高亨 注:“铺,借为搏,击也。敦,迫也……此句指进击 淮水 边。”
“铺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主要解释如下:
军事术语
指陈兵屯驻,即军队在特定地点驻扎布防。该释义源自《诗经·大雅·常武》中的“铺敦淮濆,仍执丑虏”,郑玄注解为“敦”通“屯”,意为在淮水沿岸布兵防御。另一说认为“铺”通“搏”,指进击迫近,强调军事行动的主动性。
形容词用法(较少见)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充实、丰满,不留空隙”,多用于描述文字、思想等内容丰富的状态。但此用法缺乏古籍直接例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传。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该词,优先参考《诗经》原始文本及历代注疏。
铺敦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pū dūn。
拆分部首:铺(部首:钅)+敦(部首:攴)。
铺的部首是钅,钅是金属的象形字。敦的部首是攴,攴是手的象形字。
铺敦的来源:铺敦最初是出现在《释名·释帛》这部典籍中,意为排款、调整布局等;后来在《楚辞·远游》中,铺敦又被用来形容地面平坦整齐。
繁体字:鋪頓。
古时候汉字写法:铺敦的古字形为“鋪惇”。
例句:1. 他仔细地铺敦了自己的床铺。2. 整个花坛经过精心的铺敦,显得非常漂亮。
组词:铺平、铺垫、敦厚、敦实。
近义词:整齐、平整、顺直。
反义词:杂乱、不整齐、凹凸不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