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裒索的意思、裒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裒索的解释

聚敛搜索。《新唐书·奸臣传上·李义府》:“会术者 杜元纪 望 义府 第有狱气,曰:‘发积钱二千万,可以厌胜。’ 义府 信之,裒索殊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裒索”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分解与古籍用例两个角度解析:

1. 词义分解 “裒”本义为聚集、收集,《说文解字》释为“聚也”,如《诗经·商颂》中“裒荆之旅”即指聚集军队。“索”则有寻求、索取之意,《玉篇》注“求也”。二字组合后,“裒索”可理解为通过系统性的搜集行为来获取所需事物,多用于文献整理或资源征收场景。

2. 古籍例证 该词可见于明清文献,如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载:“裒索故牒,考其本末”,指系统搜集旧档案进行考据。明代《国榷》亦载:“遣使裒索郡县存粮”,描述朝廷派遣专员征收地方储粮的史实。

3. 现代应用 当代《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搜集;征取”,属于书面用语,多用于学术著作或历史研究领域。例如在古籍数字化工程中,学者常需“裒索散佚文献”以完成数据库建设。

(注:本文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第7版“裒索”条目及《辞源》修订本相关词条,古籍用例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

“裒索”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póu suǒ,其核心含义为聚敛搜索,指通过搜集、索取等方式聚集财物或资源,通常带有贬义色彩,暗含手段严苛或过度敛取之意。

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由“裒”(聚集)和“索”(搜寻)组成,字面意为“聚集并搜寻”,引申为通过强制或急切的手段敛取财物。例如《新唐书·奸臣传上·李义府》中记载,李义府因听信术士之言,为消除灾祸征兆而“裒索殊急”,即急切敛财。

  2.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描述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官员、权贵滥用职权搜刮民财的行为,强调行为的贪婪性与压迫性。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籍解析或学术讨论。

  3. 关联信息
    近义词可联想“横征暴敛”“搜刮”,反义词如“散财济民”。需注意,其贬义色彩使其不适用于中性或正面的敛集场景。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新唐书》相关章节或权威辞书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悲羞徧计所执性边任碧蘂侧足尘樊沉寂楚棺秦楼辍俸单弱刀呾调逗地藏王第一手材料多动症扶微附葬高隐固定价格归侨黄氅黄姑画诺坐啸截断旌典棘围纪弦困心横虑两犀立草零支了米麦无重数龙华龙阙麻麻慢憧盲聩没内外梦里南轲齧肥偏宝栖景岐峻沁人心肺襦褏桑间之音埏蹂十二楼侍生实证四壁四睇四忌佻险同心鸟万族无经香貂香葇笑中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