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取的意思、掊取的详细解释
掊取的解释
搜括。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公在諫垣,论 蜀 茶祖宗朝量收税…… 李稷 始议极力掊取,民间遂困。” 明 方孝孺 《存耕轩记》:“世俗之吏,乘其位而掊取,虐敛惟恐不足。”
词语分解
- 掊的解释 掊 ǒ 抨击:掊击。 破开,剖:掊斗(弖 )折衡(毁弃斗和秤)。 掊 ó 用手扒土。 聚敛:掊敛。掊聚。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取的解释 取 ǔ 拿:索取。取书。取款。窃取。 选择: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 采用: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得到,招致:获取。取经。取偿。取悦。 消去:取消。取缔。 与予去存弃舍送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掊取”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拼音与结构
- 拼音:póu qǔ()。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掊”和“取”均为左右组合)。
2.基本词义
- 核心含义:指“搜刮”“敛取”,通常带有强制或过度获取的贬义色彩()。例如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官吏苛敛百姓的行为。
3.引证与用法
- 宋代苏籀《栾城先生遗言》:提到李稷“掊取”民间财富,导致民生困顿,体现其负面含义。
- 明代方孝孺《存耕轩记》:批评世俗官吏“掊取”无度,进一步印证其贬义用法()。
4.其他关联释义
- “掊”字另有读音pǒu,意为“击破”或“抨击”,如“掊击”一词(),但“掊取”不属此类用法。
5.现代语境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需结合语境判断是否为“搜刮”或“过度敛取”之义。
如需进一步查询古籍原文或详细字义,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掊取
掊取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用手掴击夺取。它是由部首扌和取组成,共有14画。
拆分部首和笔画
掊的部首是扌(手),取的部首是取。掊的笔画数为5,取的笔画数为9。
来源
掊取的来源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是源于古代的用手搏斗,将对手击倒后夺取其物品的行为。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用手夺取东西。
繁体
繁体字"掊"(㧄)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掊取的写法有时会有一些变化。有些书法家在书写时可能会稍微调整字形,但整体上与现代写法并无太大不同。
例句
1. 他一掌掊取了敌人手中的武器。
2. 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掊取糖果。
组词
1. 掊斗:掊击夺取。
近义词
夺取、抢夺、攫取。
反义词
放弃、让与、舍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