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获的意思、不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获的解释

不得,不能。《书·顾命》:“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 孔 传:“恐不得结信出言,嗣续我志。” 晋 卢谌 《赠崔温》诗:“良儔不获偕,舒情将焉诉?” 唐 韩愈 《复志赋》:“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 清 戴震 《道墟图诗序》:“闻 章氏 子弟多才且贤,而余不获交其一二,是则余之陋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不获"是汉语中由否定副词"不"与动词"获"构成的短语组合,其核心语义指向"未能获得"或"不能得到"的客观状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体系,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语义层面 "获"字本义为猎得禽兽,《说文解字》训为"猎所获也",后引申为取得、得到。与否定词"不"连用后,构成"不+获"的能愿结构,表示主体在特定情境中未能达成获取目标,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获命"即指未获批准。

二、语用特征 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正式文书与书面表达,常见于"不获受理""不获通过"等司法或行政场景,《法律文书用语词典》指出该短语具有客观陈述特性,不隐含主观意愿色彩。相较口语化表述"没得到",更具庄重性。

三、历时演变 据《汉语史稿》考证,该组合最早见于西周金文,秦汉文献中发展为稳定搭配。中古时期衍生出"不获已"(不得不)的特殊用法,如《三国志》"不获已而用之",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消亡。

网络扩展解释

“不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不获”指没有获得、未能实现,常用于表达努力后未达预期结果或愿望落空的状态。例如:“他多次尝试,终不获成功。”

二、词源与演变

  1. 古代典籍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顾命》:“恐不获誓言嗣”,意为担心无法留下遗言传承志向。
    后世如晋代卢谌、唐代韩愈的诗文中也多次使用,如“良儔不获偕,舒情将焉诉?”(《赠崔温》),体现其古典文学色彩。

  2. 构词解析
    “不”表否定,“获”指获得,组合后强调“未能取得”的结果。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与延伸

五、注意事项

现代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与“不惑”(四十岁的代称)混淆。如需更多古文例证,可参考《文选》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班叔薄酌冰清玉润不忙不暴拆息锄薙灯船定夺叮嘱读书人伏波父天敷衍塞责干板关钱贯矢桂折兰摧国际联盟红绫餤后门黄晖胡福鲛鮹解谢警伯金箍金节酒人保菊老荷枯客观存在两闸撩逗凌迈孋戎理事离异龙翥庙塔民族团结木模纳吉难弟难兄呕呢请丐畎垄日记沈沈水火不辞私当肆踞随奉肃立鞗革挖云威蕤温痕箱柜销蚀胁肩絫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