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脱籍的意思、脱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脱籍的解释

(1).除去门籍。谓辞官。 明 何景明 《七述》:“ 脱簪子 为舍人,病弗能朝謁,脱籍纳组,买车以还。”

(2).注销服役名籍。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力役》:“吾故土尚未脱籍,固自有丁差在焉。”旧时妓女,列名乐籍,如从良嫁人或不再为妓,经官府批准,除去乐籍,亦有此称。 宋 秦醇 《谭意歌传》:“ 意 入籍驱使迎候之列有年矣,不敢告劳。今幸遇公。倘得脱籍为良人箕帚之役,虽死必谢。”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五:“ 同甫 游 台州 ,尝狎籍妓,意将纳之,嘱 唐 脱籍。”《廿载繁华梦》第十九回:“他从前在这里一间娼寮,叫什么 锦绣堂 ,唤做 桂妹 的,他本意要随姓 张 的脱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脱籍”是一个历史性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一、传统含义

  1. 辞去官职
    指官员主动除去官籍(门籍),即辞官。例如明代何景明《七述》提到“脱籍纳组,买车以还”,描述了官员卸任后的归隐生活。

  2. 注销服役名籍
    多指脱离官府登记的特殊身份,常见于两类情况:

    • 服役者脱离户籍:如明代《宛署杂记》记载的“丁差脱籍”,即普通民众通过官方程序免除徭役。
    • 妓女从良:古代官妓需登记在乐籍,脱籍即通过官府批准恢复自由身。如宋代《谭意歌传》中妓女请求“脱籍为良人”,明代《两山墨谈》也提到类似案例。

二、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解释将其引申为“脱离原属组织或群体”(如),但这一用法较少见于传统文献,可能是基于字面的扩展理解。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谭意歌传》《宛署杂记》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一、《脱籍》的意思

《脱籍》是一个成语,指解除门第、身份等与出生有关的约束,摆脱原有身份的束缚。

二、拆分部首和笔画

《脱籍》的部首是“⺮”(竹字旁),共有10画。

三、来源

《脱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籍指的是门第的记录册,脱则是指解除、摆脱的意思。在古时,人们的社会地位常常与出生和家族有关,脱籍即意味着摆脱原有身份的束缚。

四、繁体

《脱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脫籍」。

五、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有所不同。《脱籍》在古代的写法是「脫繋」。

六、例句

他的出身很低贱,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脱籍,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七、组词

组词:脱胎换骨、脱颖而出、脱口而出、脱产、脱水、脱节。

八、近义词

近义词:解脱、摆脱、改变身份。

九、反义词

反义词:入籍、入仕、入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