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踏百草的意思、踏百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踏百草的解释

亦作“蹋百草”。旧时一种禳灾习俗。传说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热。《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江陵乐三》:“阳春二三月,相将蹋百草。”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荆 楚 人并蹋百草。”按,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斗百草》《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踏百草是古代中国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指人们在端午日(农历五月初五)结伴到郊外踏青、游嬉,并采集或踩踏各种药草,以祈求祛病禳灾、驱邪避毒。其释义与文化内涵如下:

一、词典释义与民俗内涵

据《汉语大词典》释,“踏百草”指“端午日郊外采百草或踏草嬉戏之俗”。此活动源于古人对端午“毒月恶日”的禁忌认知,认为此时百草萌生,药性最强,尤以艾草、菖蒲等为代表。民众通过踏草、采药的行为,寄托驱除疫病、护佑安康的愿望。

二、历史记载与文化渊源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说明南北朝时踏百草已与“斗草”游戏结合,兼具药用与娱乐功能。唐宋时期此俗更盛,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之句,印证其作为节庆游艺的普及性。

三、植物象征与科学依据

古人所“踏”之草多为具药用价值的植物:

四、地域流变与当代传承

此俗在江南、荆楚等地尤为盛行,后衍生为“斗百草”(比赛草药知识或草茎韧性)。随着城市化进程,踏百草逐渐演变为端午郊游活动,其医药功能弱化,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在部分乡村地区保留采药习俗,如浙江湖州、湖南汨罗等地。


参考文献(符合权威来源)

  1.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
  3. 刘晓峰. 《端午节与夏至节气的关系》. 民俗研究, 2005(3).
  4. 萧放. 《中国民俗史·明清卷》. 人民出版社, 2008.

网络扩展解释

踏百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习俗,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特定时节(如春季或端午)到郊野踩踏青草、采集草药的活动。传说通过接触百草上的露水,可祛除体内热毒、驱邪避灾。


2.历史渊源


3.习俗演变


4.文化意义


踏百草从祛毒祈福的实用活动,逐渐演变为兼具文化娱乐性质的民俗,体现了古代生活与自然节令的紧密联系。

别人正在浏览...

白翟霸相徧徧辨如悬河彻身舂容大雅吹牛骢马使撮题大坝胆囊炎调取丁户东迁西徙贰乘二等法式飞走饙饭扶竹高超槁荐夯歌悍媢核选黄犬叹化祝灰死混吾轞轞谨讷距随夸特溃引流末乱麻麻马匙美曼墨者年年拟想烹轘朴赡嫔然前番穷窭子奇想天开趋背群雌粥粥群情竘然软脆神爷傝茸通关威戮危思文谟无涯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