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俗句的意思、俗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俗句的解释

平庸熟滥的诗句。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引 陶明濬 《诗说杂记》:“俗句者何?沿袭剽窃,生吞活剥,似是而非,腐气满纸者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俗句”是文学批评中的术语,指诗歌创作中平庸、熟滥、缺乏新意的诗句。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俗句指诗句中沿袭陈腐表达、缺乏独创性的问题,常见于刻意模仿或生搬硬套的创作。例如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提出“学诗先除五俗”,其中第三项即为“俗句”。

  2. 特点分析

    • 剽窃沿袭:直接套用前人诗句或固定搭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被滥用后失去新意。
    • 生硬拼凑:堆砌华丽辞藻却缺乏意境,如“金樽玉露对月歌”等浮夸表达。
    • 逻辑矛盾:为押韵强行组合不合理意象,如“铁马冰河入梦来”中“铁马”与“冰河”的冲突。
  3. 与“俗语”的区别 需注意“俗句”与“俗语”不同: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如“吃不了兜着走”),反映生活智慧;而俗句特指诗歌创作中的语言弊病,属于文学批评范畴。

扩展阅读:严羽提出的“五俗”还包括俗体、俗意、俗字、俗韵,共同构成诗歌创作应避免的五大俗套。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俗句》这个词是指在民间流传并广泛应用的成语或谚语,它包含了丰富的民间智慧和生活哲理。通过这些句子,人们可以传递深远的寓意和价值观念。 拆分部首和笔画: 《俗句》这个词由“人”字旁和“言”字旁组成。其中,“人”字旁代表人,表示与人有关;而“言”字旁代表言语、语言,表示与言语相关。它总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俗句》作为一个整体词语来源较难考证,因为其中的每个成语或谚语都有其独特的来源和演变过程。这些俗句往往通过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或实践经验而形成,它们的流传和演变主要依靠口头传统,不断地被人们使用和传递。 繁体: 《俗句》这个词在繁体中常被写作「俗語」。在繁体字中,字形更加复杂,笔划数量也相应增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与现代有些差异。“俗”字在古代一般写作「俗」,其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而“句”字在古代一般写作「句」,形状较现代有所区别。 例句: 1.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俗句,意思是只要人有志向,就一定能够成功。 2. 知足常乐。这句俗句告诉我们,对于已经拥有的,我们要心存感激,珍惜所拥有的,并保持满足的心态。 组词: 与《俗句》相关的组词有:俚语、谚文、语录等。 近义词: 与《俗句》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成语、谚语、箴言等。 反义词: 《俗句》的反义词可能是:创新、新颖、新词等。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俗句》的意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俗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民间智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