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儤使的意思、儤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儤使的解释

录职试用。《金史·选举志三》:“詔:皇家袒免以上亲,就廕者依格引试,中选者勿令当儤使。”《元典章·吏部二·儤使》:“近据来呈,拟到六品、七品子孙,许应当随朝儤使周年,或减半年,并不支俸。”《元史·选举志三》:“诸廕叙人员……三品以下、七品以上、年二十五之上者,当儤使一年,并不支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儤使”是古代官吏制度中的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官员任职前的试用期,新入职的官吏需通过一定时间的实际工作考核,才能正式获得职位。试用期间通常不领取俸禄,例如《元史》记载七品以上官员需“当儤使一年,并不支俸”。

二、历史背景与制度特点

  1. 试用对象
    主要针对荫叙人员(因家族功勋被推荐任职者),如《金史》提到皇家宗亲通过考试后仍需避免“儤使”。
  2. 试用时长
    根据品级不同,试用期从半年到一年不等,如六品、七品官员需“儤使周年,或减半年”。
  3. 职责内容
    包含值班值守(如“官吏连直”)和实际政务处理,属于任职前的实践考察阶段。

三、相关延伸

“儤”字本身亦有考场代笔人的引申义,但“儤使”一词专指官吏试用制度,多见于金、元时期的文献。

如需查阅具体古籍原文,可参考《元典章·吏部二》或《金史·选举志》等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儤使(yào shǐ)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儿和使,共有16个笔画。该词源于古代汉语,是一个繁体字。在古时候,儤使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可能会使用更多的繁体字或者采用不同的字形。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汉字在演变中经历了各种改革和发展。 以下是一个关于儤使的例句: 他是公司的儤使,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除了儤使外,还可以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比如儤事、儤官等。近义词可能包括主管、经理等词语,而反义词可以是下属、员工等。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准确表达不同的含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