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命的意思、司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命的解释

(1).星名。文昌的第四星。《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郑玄 注:“司命,文昌宫星。”《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四曰司命。” 司马贞 索隐引《春秋元包命》:“司命主老幼。”

(2).星名。三台中的上台二星。《晋书·天文志上》:“三台……上台为司命,主寿。”

(3).星名。虚宿北的二星。《宋史·天文志三》:“司命二星,在虚北,主举过、行罚、灭不祥,又主死亡。”

(4).神名。《礼记·祭法》:“王为羣姓立七祀,曰 司命 ……” 孔颖达 疏:“ 司命 者,宫中小神。 熊 氏云:非天之 司命 ,故祭於宫中。”

(5).神名。掌管生命的神。《庄子·至乐》:“吾使 司命 復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服之百日,肌骨强坚;千日, 司命 削去死籍,与天地相毕,日月相望。”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十:“他的东西不容易到手,我心里运神,既然送上门来了,收了再说。不收, 司命菩萨 也要见怪的。”

(6).神名。灶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於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 司命 。”

(7).掌握命运。亦指关系命运者。《管子·国蓄》:“五穀食米,民之司命也。”《孙子·虚实》:“微乎微乎,至於无形;神乎神乎,至於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张预 注:“故敌人死生之命,皆主於我也。” 唐 元稹 《李践方大理寺丞制》:“大理寺专狱犴视刑书,我国家生人之司命也。任非其才,为患不细。”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马乃将之司命,盗了马步骤难熬。”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船主管轮,为一船司命之主,任大而责重。”

(8).主管诏令。《文选·扬雄<羽猎赋>》:“荧惑司命,天弧发射。” 吕向 注:“司,主也。令主天子之命。”

(9). 新莽 官名。主管军事。《汉书·王莽传中》:“置五威司命……司命司上公以下。”《汉书·王莽传中》:“内置司命军正……诚欲以司不奉命,令军人咸正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司命”是古代文化中含义丰富的词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其核心含义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星官名(天文概念)

  1. 文昌第四星:古代天文中指文昌宫的第四颗星,象征主宰文运与寿命。
  2. 三台上台二星:属于三台星中的“上台”,象征人间权贵与命运。
  3. 虚宿北二星:位于二十八宿中的虚宿北侧,与生死吉凶关联。

二、神名(宗教与神话概念)

  1. 生命之神:掌管人类寿命与生死,如《云笈七签》记载的“中央司命”,负责记录生命长短。
  2. 灶神:民间信仰中司命也被视为灶神,主管家庭福祉。
  3. 宫中小神:宫廷祭祀对象之一,地位次于“天之司命”。

三、官职与比喻

  1. 军事官职:新莽时期曾设“司命”一职,主管军事事务。
  2. 命运主宰者:引申为掌握命运的关键人物,如《孙子兵法》中以将领为“生民之司命”。

四、用法演变

早期主要指星宿与神明,后逐渐扩展至官职和抽象的命运掌控者。需注意不同典籍中的具体语境差异,例如《周礼》侧重天文祭祀,道教文献则强化其神格属性。


如需进一步探讨某类含义的细节,可结合具体文献或文化背景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司命

司命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掌管生死的神明。司命一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口和司。其中,部首“口”表示与口相关的含义,而部首“司”表示掌管、管理的意思。

司命的拆分笔画为8画。其中,部首“口”占据3画,部首“司”占据5画。

司命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认为存在着掌管生死的神明,司命即为此神明的意思。司命在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繁体字中,司命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对司命的书写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一致。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符号、图案和简化的字形来表达汉字。司命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个关于司命的例句:“我们应该敬畏司命,珍惜生命。”这个例句表达了对司命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一些由司命组成的相关词汇包括:司命神、司命官、司命殿等。

与司命相关的近义词有:主宰、统领、掌控。

与司命相对的反义词是:随缘、无为、放任。

别人正在浏览...

拜家庆拔难保外执行辨理篦刀长术尺布斗粟楮桃丹掖打竹簇电视连续剧方士访俗飞粟鵩舍该切皋浒汩汩国费合心合意红蚕化正嘉年兼朱重紫积谷防饥金琖银台九卿龛翦可意种狂竖宽衍蔺子刘根楼道卤获轮廓猫尿剽剟千汇万状情报学庆幸请政欺上瞒下气穴荣勋肉苁蓉瑞雪兆丰年三吴上木驴傻子侍卫官顺机嗣男嘽谐挞尾挑补投石问路吞吐未卜先知隰皋